走在文明的路上
其實,文明就體現在身邊的點點滴滴吧?我們一家也做了許多小事情,改了許多小毛病,我們正走在文明的路上。
關愛動植物
我的爸爸是個關愛動植物的人。我養過許多肉肉花,可經常因為功課多,幾個星期沒空澆水,許多小花都屈死在我手上。后來爸爸發現了,他就固定一星期澆一次。爸爸對這些肉肉花,恐怕比對我還要有心呢。終于,我的肉肉花快速成長,無論和什么花比,我的肉肉花總能贏。有一次學校要比賽種豆芽,我也幸虧有了爸爸的幫助,得了全班第一。
爸爸不但關愛植物,也很關愛動物。家門口有一處草坪,那兒有一群貓,爸爸不但不趕它們,還經常把骨頭給他們吃。家里一有壁虎,媽媽就會怕,要把他們打死時,爸爸總是挺身而出:“壁虎是吃蚊子的,是好的,不能殺!”
瞧!這就是我的爸爸。
絕不插隊
一天早上,天下著蒙蒙小雨,媽媽打著傘帶我一起去外面買包子。忽然,一個身穿紫衣的老奶奶插到了我們的前面。媽媽說:“您好!請你排到后面去,下一個就是我們了,為什么大家都得排隊,就你不用排隊呢?”
媽媽拉著我想插回去?!拔?!你干什么?我有急事讓我會怎么樣?懂不懂尊老愛幼??!”老奶奶吐了把口水說?!澳阋矝]愛幼……”我還沒說完,她買了包子氣沖沖地走了。路上我問媽媽要不要下次遇見她也插回去?可媽媽回答:“你要記住,這是她不對,我們應該做對的,為什么是她錯,我們生氣傷腦細胞呢?”是?。∪缑總€人都像這個老奶奶一樣,不是天下大亂了嗎?
我要向媽媽學習,無論多長的隊,也絕不插隊。
為小區做好事
星期六上午,微風刮起一片片垃圾,小區老老少少,總是亂扔垃圾,我還親眼看見一個人,垃圾桶明明就在前面,卻懶得多走幾步,而是直接把垃圾袋扔在了草坪上!忽然,我看見一位老奶奶拿著個大袋子在撿地上的垃圾。我也走上去,一起撿。我還看見一位中年男子把一個瓶子一扔,看見我和奶奶后,又羞愧地把它撿起扔入桶內。不一會兒大半個小區的垃圾被撿完了,看起來干凈多了!撿完后老奶奶向我豎起大拇指,說:“謝謝你啊,小朋友!”
我覺得該得到謝謝的,應該是老奶奶才對 。
瞧,這就是我的一家子,關愛動植物的爸爸,不與人斤斤計較的媽媽,而我嘛一一愿意為小區多做點好事。
[簡評]“走在文明的路上”,是一道大題目。學生在征文活動中經常會遇上類似的題目。寫人類的文明?民族的文明?時代的文明?對學生來說,這樣構思都不妥。你要是不打算出一本專著,只是寫一篇千字文,那么你得盡量往小處寫,越小越好,“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用在寫作上也是真理。文中爸爸對流浪貓的態度,媽媽對“絕不插隊”的堅守,以及小作者樂于做好事的品質,無不體現著“文明”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