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扔垃圾嗎?論文(你會扔垃圾嗎)
你會扔垃圾嗎?這不是癡人說夢,也并非幼稚可笑。現實就是如此,“不會”扔垃圾者并不鮮見。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tǒng)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tǒng)的講解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我住在一小區(qū)裙樓平臺層,一間臥室開門便是平臺花園。多年來樓上住戶扔到平臺上的各種垃圾一直困擾著家人,如煙頭、煙盒、紙屑,甚至嬰兒用過的尿布等。家人常出去打掃,但今天掃了明天又有,沒完沒了。盡管物業(yè)管理部門在電梯內、在小區(qū)大廳里長期貼著“切勿高空拋物”“高空拋物,害人害己”等宣傳標語,但樓上一些住戶視而不見,照拋不誤。
為了貫徹落實上級垃圾分類的指示,從2020年8月1日起,本人所在小區(qū)把每個樓層的垃圾桶撤了,在小區(qū)分設四個不同顏色的垃圾桶,要求業(yè)主自行進行垃圾分類,下樓分別將垃圾投入不同顏色的垃圾桶里。可是近兩年時間過去了,業(yè)主們還是和以前一樣,不管什么垃圾都裝在一個塑料袋里,也不管垃圾桶什么顏色,裝什么垃圾,只要把垃圾扔進垃圾桶就萬事大吉。
至于生活中亂扔垃圾的現象更是見怪不怪。放眼大街小巷、公共場所,君不見,大街上,一些“煙君子”,邊走邊抽煙,煙抽完了煙頭隨手一扔,視若無人;在公共汽車里,一些穿著時髦的青年男女靠窗坐著,一邊吃零食一邊向窗外扔垃圾,毫不臉紅;在公園里,在影劇院,在候車候船室……隨地可見果皮紙屑塑料袋等垃圾。
垃圾是人類生活的產物。據有關部門統(tǒng)計,垃圾分類后,30%—40%可回收利用。其中,1噸廢紙可造紙800公斤,相當于少伐17棵大樹;1噸廢舊塑料可煉600多公斤汽油或柴油。如果“不會”扔垃圾,隨處亂扔,或不進行垃圾分類,就將造成環(huán)境污染,禍害人類。
可見,“會”與“不會”扔垃圾決非一件小事。那么,如何讓“不會”的人學會扔垃圾呢?以筆者之見,這得多措并舉,多方努力。首先,“不會”之人要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充分認識“不會”扔垃圾的危害。其次,相關部門要精準施策,如,對隨處亂扔垃圾和高空拋物的人要嚴加處罰。“為什么要分”“分什么”“怎么分”,有關部門要拿出可操作的方案。在日本,政府向市民發(fā)放的垃圾分類手冊就有27頁,重點部分詳細說明竟然有518條之多。瑞典垃圾回收率達到99%,是目前世界上垃圾回收利用最好的國家。這些國家有很多好的辦法,我們可以采取“拿來主義”。如,為了對付那些偷懶不愿意進行垃圾分類的人,瑞典政府專門設計了別具一格的垃圾容器,如果不進行垃圾分類就投不進去。這樣一來,大大減少了亂扔垃圾的現象。還有“押金回收制度”。人們到超市購買飲料,除了支付飲料價格外,還必須按照包裝上標簽標識的押金額支付押金。飲料飲用完后,只需將飲料瓶投入超市門口的專用回收機器,按下按鈕,就會有收條打出,然后憑此收條可在超市購物或兌換現金。 還有很多方法,我們不妨結合自己國情社情創(chuàng)造性地拿來試之用之,讓國民真正學會扔垃圾,跟上時代文明的步伐。
朋友,請“學會”扔垃圾吧!你一個舉手之勞,就關系到每個人的生存環(huán)境和身心健康,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