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有家長抱怨孩子不聽話。兩歲的孩子家長抱怨孩子開始說“不”,開始說“我要做什么”,六歲的家長抱怨說孩子開始聽不進去家長的話,家長口中所謂的這些“不聽話”,其實都是在經歷孩子的成長。孩子喜歡事事和家長唱反調,喜歡自己去找方法,不喜歡用家長的方法去成長,更不喜歡用家長安排好的方式去做事情。遇到孩子這樣的不聽話,家長應該如何解決呢?
從不聽話開始學會了動腦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不同階段,會有不一樣的成長經歷,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語言能力,語言技巧,溝通能力,表達能力都會有所提高。孩子再也不會一味的認為家長的做法是正確的。這時開始有了自我的判斷。所以,從兩歲開始孩子便開始有了和你的爭論,開始有了你說一句孩子有三句話等著你的是結果。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動腦去想一想了。
1.你的孩子開始進行思維的成長。
孩子從兩歲開始有了自己獨立的思維,開始有不斷的思考能力提升。開始能夠和家長說“不”,能夠準確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這時在心態上應該得以安慰,孩子是在進步。
2.語言天分在增強。
家長說一句,孩子可以用三句去辯證的時候,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已經在不斷地增強了。知道如何用語言去反駁家長。更知道應該用什么樣的詞語準確的表達含義。家長的內心也應該得以認可。
當家長可以認可孩子的成長時,再去解決孩子為什么不聽話和孩子不聽話要如何處理的問題,給孩子成長的空間就像是一個進階考試,每完成一個考核,孩子就要向上走上一個臺階。這時的語言天分,思維能力和獨特的見解正是孩子不斷進階的一個表現。
孩子為什么會不聽話呢?
- 家長因素
家長過度溺愛,有求必應
孩子身上的一些不良行為,最分不開的就是家長。很多家長在不知不覺中給孩子過多的溺愛。讓孩子在行為表現上,會有一些過分。生活上希望得到更多的關注以及更多的幫助。需要家長在身后不斷的去善后。個性上也非常突出,總是希望別人能夠遷就自己。物質上更是對孩子有求必應。家長的這種做法不僅教育出不聽話的孩子,甚至可能會把孩子培養成窩囊廢。
放養式教育
對孩子的教育不聞不問,讓孩子任由其發展。教育很多時候就像是養花一樣,每個階段如果不能夠細心的照顧,必然結不出嬌艷的花朵。教育孩子同樣如此,家長如果沒有注意觀察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孩子必定會被社會各種不利的因素所影響。想要長成道德品質高尚,行為習慣優良的好孩子真的是難上加難。所以,很大程度上孩子的不聽話和家長的不聞不問是有很大關聯的。
過分的苛責打罵
孩子的內心更需要的是家長的理解和接納。而家長如果采用打罵,訓斥,指責一些暴力的行為對孩子進行管教,這會使孩子的內心產生逆反心理。不僅增加了與父母之間的距離,同時孩子更渴望獨立。會用自己的方式去改變現有的現狀。變成所謂的不聽話的孩子。
家長承包一切的愛
家長給予孩子過多的愛。對孩子投入了過高的期望。很多時候孩子達不到家長的預期。便會出現孩子即使再努力,也是那個不聽話的孩子。
面對不聽話的孩子,家長是否要先從自身找一下原因。看一看自己的教育方法對孩子要求是否合理。反思一下自己在從孩子的身上去找一下原因。
- 孩子因素
孩子不能理解家長的要求
家長和孩子之間應該提高溝通能力。要能夠清楚的讓孩子知道家長要表達的內容,同時要知道孩子的需求是什么。
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
很多時候孩子不聽話,是因為在孩子的那些認為家長提出的要求和標準是不合理的。家長也要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一下。否適用于現階段孩子的成長階段或者是用于自己孩子的內心。
孩子在執行的時候,遇到了困難
當孩子在執行家長的要求時遇到困難,很多時候并不是孩子在用行為去反抗,也不是孩子不想聽話,這時他需要的是幫助。
孩子是否真的是那個不聽話的孩子,還是要通過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去分析結果。只有找到了正確的原因才能知道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也才能夠了解孩子是否真的是聽話還是不聽話。
面對孩子不聽話,家長應該怎么辦?
第一,根據孩子的年齡階段去了解。
孩子是否能達到你的要求。每個階段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是不同的,而且對于家長的指令語言表情動作一系列的表述理解都有所不同。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階段,去做合適的表達。不要超出孩子的理解范圍,當孩子不能夠理解家長的要求時,便不能很好的配合家長去完成。這時對孩子的判斷便是誤判。
第二,學會了解孩子。
家長能夠從內心去了解孩子的需求真正的是什么樣的。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不妨問一問孩子現在的感受是什么樣的,要學會做孩子的一面鏡子。能夠了解孩子,并且能夠接納孩子。這時孩子才能夠放下自己不安的情緒和家長去正確表達。能夠做到正確的理解孩子。也能夠讓孩子鼓起勇氣去表述自己所做的一切。
第三,少對孩子的溺愛。
家長對孩子的愛不能一味的遷就,學會適時的和孩子講原則。很多事情要有底線,家長一定不能夠做太多讓步。而且一定要做到全家統一戰線。讓孩子學會去承受后果,當他變得不講理不聽話時,這些直接的后果可以讓他自己慢慢的學會改變。當孩子學會改變時,要學會用適當的言語去鼓勵他。
第四,給孩子一個舒服氛圍。
家長不要用強權主義去管理孩子。都不要在孩子面前總是提無理的要求。這只能讓孩子更容易反叛。適當的和孩子去說一說好話,讓孩子能夠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同時能夠感受到父母對他的尊重。孩子才愿意能夠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感受。不要讓孩子不愿意去表達自己,給他一個舒服的環境,才能夠更愿意把自己的情感流露出來。
孩子的成長階段,家長要做好爸爸媽媽的本職工作。不是要代替老師去對孩子進行說教。更多的是牽著孩子的手共同成長。遇到困難的時候要知道幫助孩子去解決。當孩子沒有達到要求的時候,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是關注他的。而成長的路上家長也一定要有耐心。這才能夠培養出一個真正聽話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