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家,父母和孩子長時間在家難免有很多不適,親子矛盾在疫情下顯得格外的突出。幼兒24小時全天候看護,兒童因為上網課自制力不夠玩游戲,青少年覺得被限制了自由而沖動叛逆。
面對這樣情況,家長們如何和孩子有效溝通,提高和培養孩子的情商呢?
情景一:
不寫作業氣得親媽跳江
據報道,4月10日福建泉州一位36歲的母親,因為兒子一直玩游戲不做作業,一氣之下跳江,幸遇路人救起,現在已無大礙。
孩子打游戲上癮引發的親子矛盾,在疫情下顯得格外的突出。很多人抱怨游戲毀了孩子,尤其是現在孩子們都在上網課,借著上網課的時機,有了手機而去偷偷玩游戲。
情景二:
父親拍女兒賴床視頻發家庭群里
4月7號晚上11點多,杭州以為母親報警說:丈夫和女兒在房間里對峙,女兒手里還拿起一把剪刀。
原來情況是這樣子的:上大一的女兒睡午覺,到了下午兩點多還未起床,爸爸氣得掀被子,并把孩子賴床視頻被發到了家庭群,女兒很委屈和氣憤,拿起剪刀和爸爸對峙,媽媽無奈報了警!
情景三:
磨蹭拖拉不睡覺
因為疫情,幼兒園的孩子無需回園上課,作息時間變得松散了許多。
不知不覺都到了晚上十點,浩浩這孩子還在蹦蹦跳跳玩游戲,絲毫沒有要去睡覺的意思。
媽媽見此,忍不住發火,話到了嘴邊:都這么晚了!還不快點去洗漱睡覺,就知道玩,都說幾遍了,還不聽。
最后,孩子心不甘情不愿,在家長的呵斥下,孩子磨蹭拖拉一個鐘才終于合眼睡著。
對于以上三種不同的情景,家長們該如何做孩子才能聽呢?這需要家長學一點教育和心理學知識,提升情商,根據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來運用相應的方法。
首先,好的關系大于好的教育。
首先要跟孩子有感情,與孩子交朋友,尊重和信任孩子,這是前提。這是“道”的層面。
其次,要注意與孩子說話的方式。
這是“術”的層面。注意與孩子說話的方式,學會傾聽,給孩子指導而不是指責和批評。
對于青春期的孩子,有網癮的孩子,更加需要循序漸進,必要的時候,可尋找外援來解決矛盾。千萬不要采取極端方式,像上面父親拍視頻發群里,還有跳江的母親的方法都是最不可取的,傷人傷己,也沒有解決問題。
家長該如何做?
馬云在清華大學演講時,直言不諱地說:一個人要不敗,靠智商;一個人要成功,靠情商。
由此可見,情商的重要性。高情商是教養兒女的基石,父母深深的愛和情感,需要通過共情和理解的方式呈現出來。
在《想要培養高情商的孩子》一書中,就家長如何跟孩子有效溝通,給出了5關鍵步驟:
1. 覺察。覺察到孩子的情緒。
在情景二,先覺察孩子的委屈和氣憤,一定是有原因的,先處理好的情緒,再來解決問題。
2. 把握機會。
把情緒化的瞬間當做增進親密感,對孩子進行指導的好機會。
3. 傾聽與認可。
孩子的悲傷、失望、不開心,家長不要忽視孩子的消極情況,不要覺得沒什么大不了。而是要對孩子的情緒感同身受,用心去聽孩子的心聲,要對他的情緒包容,因為有情緒并沒有錯。
4. 幫助孩子表達情緒。
孩子有情緒的時候,我們鼓勵或者引導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情緒,用言語給情緒貼上標簽。
5. 劃定界限,解決問題。
媽媽應該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孩子的行為上,而不是他的性格。
具體而有針對性地發表評論,并告訴孩子你對他的行為的看法和態度。
要讓孩子明白,自己的情緒并沒問題,出問題的是他們錯誤的行為。
責備和懲罰在短期內效果非常明顯,能立刻阻止不當行為,但也扼殺了孩子學習自我控制和解決問題的機會。
結語:
父母和孩子長時間呆在家會有很多不適,親子矛盾隨之增多。這個時候,父母最好與孩子多溝通,一起了解病毒防護,同時引導孩子合理安排學習生活,家長要多與孩子互動游戲來增進親子之間的交流。
遇到孩子情緒問題時,家長應該把焦點放在孩子的行為上,并耐心引導和幫助孩子糾正錯誤行為,通過以上5個步驟的情緒管理法,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讓孩子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