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4歲孩子》中提到,4歲孩子感到緊張而且興奮起來的時候,他可能會直接通過最常見的過激舉動來宣泄他的感受,比如奔跑、喊叫、語速過快、動作張狂等這里的行為表達出來。
所以,人稱4歲孩子“忍無可忍”。家有4歲孩子,最頭疼他的夸張行為,不知道你有沒有同感?
大寶要上網(wǎng)課,怎么讓4歲的二寶不哭不鬧,是個大難題。之前還有些擔心,不知道怎么駕馭這忍無可忍的4歲孩子,但是一天下來,二寶居然出奇的乖巧懂事,所有的擔心都煙消云散
我并沒有訓斥,更沒有妥協(xié),只是順勢而為,用好了3招。
第一招“談”,用故事給孩子講道理。
如果我們只是告訴孩子,“你要保持安靜”,“你不能哭鬧”,孩子反而故意大吵大鬧,故意和你對著干,完事還很得意。
二寶就是這樣,早上吃飯的時候,就各種折騰,一會兒腿碰到桌子上大哭起來。巧的是,這時候大寶已經(jīng)開始網(wǎng)課,他的哭鬧嚴重干擾了大寶聽課,只聽大寶把音量調(diào)高了好幾個分貝。
我也是心急如焚,趕緊抱住他安撫,好歹哭了幾分鐘,才停止。
如果一天這樣哭幾場,鬧幾場,不僅我會崩潰,大寶也要出離憤怒了,得趕緊想對策。
想起二寶喜歡看一本書,上面有介紹“公共場所注意禮貌”的問題,二寶對書上的內(nèi)容總是能感同身受,用故事給他講道理,他很容易接受。
我也采取了一點小小的策略,讓他無可反駁。我是這樣做的:
- 首先,翻到封面,手指指向年齡。告訴他這是4-5歲適用的書,他就是4歲多,他應該按照書上的要求去做。
- 其次,翻到公共場所禮貌的內(nèi)容,詳細告訴他在不同場合,應該怎么做。悄悄說話、安靜等待、輕輕說、安靜看書是正確的,上面打了對號。大吵大鬧、又哭又叫、大聲喊叫、大聲說話是不對的,上面打了叉號。孩子會問為什么,我們就告訴他,影響到別人,就像他看動畫片、讀書時被人影響一樣,他就理解了。
- 最后,回到現(xiàn)實,用事實說話。讓他聽老師上網(wǎng)課的聲音,告訴他,如果他吵鬧,他的聲音就會蓋住老師的聲音,哥哥聽不到老師說的話,就完不成學習任務了,所以,他需要保持安靜。有了前面內(nèi)容的理解,他就能接受正確的建議。
事實證明,這招真的很容易走進孩子心里去。因為孩子喜歡聽故事,能用故事點出道理,是順勢而為的方法。
第二招“玩”,給孩子提供沉浸其中的玩具。
孩子之所以哭鬧、不安分,也是因為感到無聊。孩子天生好動、求知欲強,如果不給孩子提供一些動起來、學起來的機會,他就會不知所措。
讓孩子在家里做劇烈運動不現(xiàn)實,一方面影響鄰居,一方面動靜太大。最好的方法就是提供一些玩具,讓孩子沉浸其中。
二寶有很多玩具,像火車軌道、太空沙、磁力片、磁力棒、拼圖、釣魚玩具、各種玩偶等等, 陪著他玩各種玩具,經(jīng)常換換花樣,他有新鮮感,就會饒有興致。
剛好給他準備了一套魔法水畫本,簡直是讓他不吵不鬧、安靜做事的神器。
這套是小豬佩奇系列,他正喜歡這個動畫片,又是第一次見這樣的玩具,感到很新奇,坐在那里畫個不停。要開飯了,他還嚴肅認真地說“我完成作業(yè)就去”。
第三招“表揚”,把孩子的點滴進步夸上天。
著名心理學家魯?shù)婪颉さ吕卓怂拐f過“孩子需要表揚,就像植物需要水”。
我們成人也一樣,當做了一件好事,總是期望得到別人的贊賞,哪個行為得到強化,就喜歡重復這個行為。
孩子畢竟是孩子,通過講道理、沉浸式地玩能解決一部分問題,但有時難免掉鏈子,我們做好未雨綢繆的工作,不斷給孩子鼓勁,讓孩子堅持好的行為。
要注意的是,只有給孩子正確的表揚,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知道父母發(fā)自內(nèi)心地欣賞他、贊美他,他才會有動力。
表揚需要的是及時、具體,讓孩子看到見、摸得著。即使一丁點的進步,我們也要給他鼓掌。
我是這樣做的:
- 給二寶講完故事,他表示理解,我就表揚他“真棒,故事都聽明白了。”
- 用哥哥上網(wǎng)課的事實,讓他保持安靜,他也接受了,表揚他“你愿意保持安靜,媽媽真開心。”
- 二寶很認真地玩玩具,表揚他“玩玩具真認真,表現(xiàn)太好了。”
- 二寶說在寫作業(yè),表揚他“哇,自己都會給自己找作業(yè)了,像哥哥一樣做作業(yè)呢!”
在糖衣炮彈的夾擊下,二寶很享受,總是努力做得再好一些。有時候會給自己加餐,比如囑咐哥哥洗手、喊他吃飯,借此讓我們給他一個大大的表揚。
哄孩子其實就是這么簡單,使勁夸就完了。
結語
孩子總會在經(jīng)歷中成長,他之所以讓人忍無可忍,是因為我們并沒有認真地對待他的行為,只要我們認為有必要讓他改善,并且用合理的方法,不訓斥、不妥協(xié),孩子就會意識到做一個乖巧的孩子有多美好。當然,這里的乖巧是指孩子懂得遵守規(guī)則、守秩序、體諒他人,不要誤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