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半自閉癥寶寶干預多久有語言(三歲寶寶沒有主動語言是自閉癥嗎)
年初,我們接收了一個語言發育遲緩的寶寶,孩子爸爸在社交媒體上簽名寫著:
孩子教育,贍養老人,工作賺錢,身體健康是每一個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建議每一個家長都要好努力,特別是在教育方面,這是家庭的傳承與延續,是家庭教育促進法賦予家長的職責。
我是孩子的爸,是家里的頂梁柱,我不能哭,只能讓眼淚倒流。
家有遲緩寶寶,有多難!
貝貝(化名)爸爸自述:
我寶寶3歲10個月多,還不能說話,帶他去檢查被診斷為自閉癥,整個過程看得揪心,拿玩具什么的給他測試,孩子不抬頭看,只知道尖叫、大哭,做完了量表后,又做了各種檢查。
這是帶孩子做的第三次檢查,前兩次說是自閉癥,這次千里奔波,在首都最好的機構檢查,結果是發育遲緩,兼自閉癥傾向。
“疑似自閉癥”的結果,讓我的心理好過了一些,因為表姐家孩子4歲那年就被確診了自閉癥,現在一直在康復訓練中,我想發育遲緩應該康復的機會更大一些吧。
康復的路怎么走?每個家庭都有難題
貝貝(化名)爸爸自述:
醫院的老專家有句話叮囑得好,別再糾結診斷結果了,孩子的問題就擺在那里,各個方面都落后,哪里缺就補哪里,趕緊回去進行康復訓練,孩子的康復一定要找專業的機構,但不可能永遠依賴機構,自己想辦法學習一些康復知識,一方面能夠讓孩子得到更多時間的訓練,一方面能減輕家庭負擔,讓孩子得到一個可持續的長久的康復保障。
這話確實走心了,表姐家的孩子短短幾年就掏空了家底。真得做個長遠打算,回家后,和孩子媽商量,還是我辭職吧,第一孩子媽是電力系統的,得到這個工作不容易。第二我自認學習能力比她要強,程序員出身的我比較有耐心。
孩子進步慢,總想換個機構試試
貝貝(化名)爸爸自述:
為了孩子,我在當地考察了幾個康復學校,最后選了一個價格最高的,把孩子送去開始康復訓練,同時也買了大量的專業書籍,還抽空報了康復機構的家長培訓。隔行如隔山,網上搜來的各種資料,看得兩眼花。
現在四個月過去了,感覺孩子在康復機構確實有些進步,能夠回應人了,看人的眼神也好很多,但還是不主動說話,訓練時和往常一樣會亂跑。
關于寶寶的語言和社交問題,老師說他口肌功能有點問題,很多發音動作協調不到位,讓我們在家里多和孩子說話,提高一下口語能力。于是我開始試著學口肌訓練,幫助孩子在家訓練,這可能是我學會的第一個康復技能吧。
半年一晃過去了,我們打算給孩子再換一家機構,第一、經濟上有壓力了,這樣下去,遲早是個問題。第二、孩子似乎到了瓶頸期,最近看不到明顯的變化了。雖然說話模仿可以,也能主動配合訓練了,但還是不看,少聽,少應,注意力很差。第三,其實是想找個能允許家長陪同的,邊學邊看,自己也能學到一些真正有用的康復技巧。
如何選機構?家長難抉擇
貝貝(化名)爸爸自述:
康復機構很多,如何選擇?其實我也犯難,在以前相識的家長介紹下,很快我們就找到一個價格中等的機構,直接交了一年的康復費用,獲贈了很大優惠,并承諾給予家長很多專業上的指導和支持,與以往的康復訓練不同,這家康復機構非常推崇家長的參與,在他們看來,家教結合才是孩子最好的康復模式,把家長培訓成輔助訓練師,可以讓孩子少走很多彎路。
這個機構的訓練課程非常緊湊,寶寶從起床時,我就按照老師的要求,做生活技能引導,同時給予語言強化指令。在機構訓練1天,回到家后,老師會把家庭訓練的要點發過來,寶寶睡前,我再進行一些家庭輔導干預,。
一個月的時間很快過去了,寶寶的變化真的很大,尤其是感覺孩子緊閉的心門,似乎有些松動了,自己翻著繪本,嘴里能嗚哩哇啦的嘟囔了,感覺快出語言了,眼神,應名,聽指令好了很多。
想偷懶的家長,不要走我的路
貝貝(化名)爸爸自述:
這個月可把我忙壞了,除了安排寶寶的吃喝拉撒,剩下的時間幾乎都投入到家庭輔導訓練了。花同樣的費用,感覺寶寶比在別的機構多上半天課,因為寶寶在家的時間也被高效利用起來了,老師時刻督促家長完成家庭作業,有時候還要上傳視頻,看看寶寶在家里的學習進度和狀態。
說實話,這比以前接寶寶回家無所事事,看著寶寶唉聲嘆氣要強得多。這種康復訓練模式,非常適合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強的家長,相當于寶寶多了一個老師,而家長也逐漸成長起來,學會很多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家長學會專業康復技能有多重要!今年疫情打斷了課程,我在家里通過學校老師的視頻指導,在家里帶寶寶進行康復訓練,一點沒耽擱。
我的寶寶,終于可以上幼兒園了!
貝貝(化名)爸爸自述:
疫情解封不久,聽說幼兒園要開課了,在最后一次的評估中,寶寶的(ADI-R)的診斷報告顯示,多個能項指標已經接近正常平均水平,學校的老師說,寶寶的語言方面已經接近同齡人了,剩下的就是發展社交能力,提升智齡水平,采取家教結合方式,可以送寶寶去幼兒園,但同時在家里也不要放松理解和認識方面的引導。
寶寶這一年變化太大了,長高了不少,能認識好多字了,能讀懂書上說的短語和名詞解釋了,應該是快達到自覺泛化所學知識了,情緒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不再大聲尖叫,跑來跑去了。
孩子現在比一年前好帶多了,我也輕松了不少。幼兒園已經報名了,也和園長溝通過,提前打好招呼了,幼兒園會安排老師特殊照顧寶寶的。
希望我的寶寶能夠和同齡孩子一樣上小學,有一個明朗的發展前景。也祝福同命相連的孩子和家長,守得云開見月明,為孩子尋得一個有前途的康復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