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高一的暑假要在大連學雅思,我正好也放暑假了。我就在學校的附近租了房子。每天兒子上課學習,我就負責買菜做飯,自己每天仍然堅持讀書寫筆記(從2018年7月28日以來每天堅持讀書寫筆記)。
每天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是和兒子在飯桌前的交流,是和兒子漫步在海邊時的談話,是傾聽兒子內心聲音的時光,是感知他喜悅與苦惱的瞬間。
曾經,我們在飯桌前,談人生,談身邊的故事,談父母的經歷,談人生的意義;談一本好書,談一部好的電影,談一次精彩的演講;談一件心儀的衣服,談一雙喜歡的鞋,談一副想買的降噪耳機;談自己的感受,談正能量的意義。我們每次的話題要持續1個多小時,甚至更長。當時,我本來要直接把每天的精彩寫下來,可惜,當時懶了。現在,印象深刻的只有幾個片段了,不過,這幾個片段,至今還記得。
一次晚飯后,去往海邊的路上。
我問兒子:“如果你將來有了孩子,你覺得他最應該具備的基本品質有哪些?可以用幾個詞來概括。”
他思考片刻說:“我覺得至少要具備三個品質:孝順、善良、真誠。”
“為什么?”我問。
他說:“百善孝為先。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那他也不會有朋友,更不會有好的前程和運氣。一個孝順的人,會有好的人生前途,因為他的心是靜的,不會有愧;其次,善良的人有最起碼的良知。與人友善,才會道路寬廣,積攢運氣。最后,真誠,以誠待人。誠信是做人的根本。沒誠信的人,學業和事業不會做大做久。失信于人,必會失信與己。我認為這三點品質比聰明的頭腦更重要,比優秀的成績更重要。你覺得呢?”
“我很高興你能有這樣的認識。你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很正確,的確如你所說,孝順父母是最重要的,真誠和善良的人運氣都不會差。人要珍惜好運氣,要積累好運氣。我很感動。”
這樣的談話有好多次,就在日常當中。想想,只有從小和孩子一起成長,才會有這樣的心平氣和、推心置腹的談心的。
感謝關注我的心得,文字讓我們成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