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就幾個叛逆期?
答 一共有三個。
第一個 叛逆寶寶期
一般在2至4歲。這個時候的寶寶還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會通過自己激烈的肢體動作來和父母表示自己的抗議。
第二 育齡叛逆期
是6至9歲的學齡叛逆期,這一階段孩子就要開始上學了,他會覺得自己已經是個小大人了,所以經常很任性地對抗父母的想法。但是有時候又會表現得很需要父母照顧,十分依賴。
第三 青春叛逆期
是十二歲開始的青春叛逆期,這個時候孩子的身體與心理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無論是對異性還是社會上其他的事物都容易產生沖動和好奇,甚至有某些偏激的行為。
面對三歲寶寶進入了叛逆期該怎么辦?
好多家長該說了,都是慣的,打一頓比什么都管用,如果家長經常用打罵的方式對待孩子,這樣的孩子特別容易動手打人,長大了遇到問題也喜歡用武力解決問題。
只要家長做好這兩點比什么都強
第一點 站在寶寶的角度想問題
因為只有站在他的角度看問題,才能夠知道他心里想的什么,才知道應該怎么解決問題。只有對癥下藥,才能治根治本。而且站在他的角度還能夠感受寶寶的內心,更好的與他交流,增進親子關系。
寶寶3歲左右好奇心比較大,對新鮮的事物比較好奇,看見什么都想摸一摸,看一看,有時候家長不讓看,不讓摸,反而更能引起她的好奇心、比如看見電源開關,插座開關也要摸摸,開水也要摸,這樣情況家長肯定要阻止
在安全的范圍內,可以適當讓孩子接觸新鮮的事物。
我家孩子小時候也特別摸電源開關,覺得很好玩,我告知了很多次也不管用,有一次我就用針扎了她一下,告訴她再摸電源電著了就是這樣子的,從那以后再也不摸電源開關了
第二點 要舍得放手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3-5歲的孩子已經具備了完成簡單的家務勞動所要求的良好的協調能力和精神集中力。這個時期是“放手”教育、鍛煉,培養孩子自理能力和責任感的良好時機。家長一定要認真引導,舍得“放手”。
1 ,2-3孩子喜歡勞動,大人可以耐心引導孩子完成。
2 大人不要過度的要求完美,孩子能做就是進步,能達到基本要求就不簡單了。
3 家長一定要包容孩子的失誤,孩子做錯了,沒有關系重新再來就是了
4 培養一個好的習慣, 教育引導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該做的事情及時做,這樣才能養成自我規劃、自我負責的好品格。
例如 早上鍛煉孩子自己洗臉,穿衣服,衣服穿反了,鞋子穿反了沒有關系,慢慢糾正就是了。
就像可可那樣早上讓洗臉,不洗,沒有關系就那樣帶她出去,別人看到了就說,小朋友今天怎么沒有洗臉啊,這樣她自己就覺得別扭,保證第二天乖乖的主動洗臉。
總之,面對孩子叛逆,不聽話,父母要細心耐心,冷靜的態度對待,千萬不要大吼大叫,要不孩子會變得更暴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