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場的是“千古第一才女”——宋代女詞人李清照。
這位小姐姐,少女時代曾在洛陽生活,洛城有她如夢如幻的夏日回憶。
她的一生過得精彩、跌宕,得過贊譽,受過冷眼,躲過戰(zhàn)亂,斗過渣男,曾經(jīng)沮喪,但從不絕望,她踩著世俗偏見與流言蜚語乘風(fēng)破浪,走的是“勵志偶像”路線。
讓我們記住她的人生宣言: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1 京洛初體驗
李清照長得美不美不好說,她寫的詞是真美:“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百轉(zhuǎn)千回,四座驚艷。
俗話說“三歲看大”,倒過來說,能寫出這樣的詞,小時候肯定是個“學(xué)霸”。李清照生于書香門第,她的父親李格非在朝為官,家里有條件供她念書,父母也支持她學(xué)習(xí)。這很難得,畢竟在封建時代,有機會念書的女子少之又少。
李格非是個書蟲,藏書甚豐。李清照受父親影響,從小愛讀書。
公元1095年,李格非被朝廷任命為校書郎,來北宋西京洛陽搜集古代典籍。12歲的李清照也隨父來到了洛陽。
據(jù)說,她和父親住在環(huán)溪園一帶。此處是唐代魏王池(舊址在今洛陽橋東)所在地。史載,魏王池遍植荷花,盛產(chǎn)蓮藕,亭臺樓榭精致典雅。
宋代大臣王拱辰看中了魏王池,買下來建宅院,將其改名為環(huán)溪園。
李格非是老王的孫女婿,來洛出差,借住豪宅名正言順。他在洛搜集素材,埋頭撰寫《洛陽名園記》;李清照則和小伙伴滿城游玩,度過了一段美好的夏日時光。
后來,李格非帶女兒去了北宋東京汴梁(今開封),拜會文壇大師蘇東坡等人。李清照不怯場,淡定出手,填了一闋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這闋詞轟動京師,令人拍案叫絕。據(jù)說,她念念不忘的溪亭美景,就在洛城。
2 南下避戰(zhàn)亂
成年后,李清照嫁給了官宦子弟趙明誠。
趙明誠一表人才,與李清照志趣相投。兩口子酷愛收藏金石古籍,為了買珍稀古本,他們省吃儉用,甚至不惜典當(dāng)衣物。
婚后的生活,一度安寧美好。
怎奈仕途云譎波詭,世事變幻無常。李清照的父親和趙明誠的父親在政治斗爭中相繼敗下陣來,小兩口受牽連,被迫離開京城。
再后來,金軍南侵,中原淪陷,宋徽宗、宋欽宗父子被敵人俘虜,宋高宗在南方倉皇即位。北宋謝幕,歷史翻開了南宋篇章。
兵荒馬亂,李清照帶著15車書籍、器物南下避難。
趙明誠奉命鎮(zhèn)守江寧(今南京一帶),卻棄城而逃。
李清照與丈夫會面后,一起乘船渡烏江。想起楚霸王項羽當(dāng)年戰(zhàn)敗,在江畔自刎,以謝江東父老,她寫了一首《夏日絕句》:“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p>
也可能,她對棄城逃跑的丈夫感到失望,嘲諷他不如項羽,是個懦夫。
不久,趙明誠在愧悔中病逝。
李清照痛失愛侶,居無定所,幾乎身陷絕境。她強忍悲痛,顛沛流離,人生被顛得七零八落,她和丈夫多年收集的古籍、文物也散失殆盡。
3 勇斗家暴男
或許是太孤獨了,或許只是為了找個落腳點,49歲那年,李清照改嫁浙江官僚張汝舟。
張汝舟是個市儈小人。據(jù)說,他娶李清照不是因為愛她,而是為了霸占她的金石藏品。
婚后,他發(fā)現(xiàn)李清照手里沒有多少財物,便整天罵罵咧咧,甚至對老婆拳打腳踢。生性高傲的李清照怎受得了這種窩囊氣?她決定跟這個家暴男離婚,不僅要離婚,還要讓這個混蛋受到懲罰。
她要告他!告他當(dāng)年參加科舉考試時作弊——這可是大逆不道之罪。
按照宋代法規(guī),妻子狀告丈夫,無論丈夫是否有罪,妻子皆要坐兩年牢。
李清照是個名人,當(dāng)時她的作品在民間流傳甚廣,她再度嫁人,已經(jīng)有很多人說閑話,若是二婚后再告狀鬧離婚,只怕流言蜚語更甚。
李清照沒有畏懼。她頂著輿論壓力,冒著坐牢的風(fēng)險,果斷要求離婚。
這樁離婚案鬧得沸沸揚揚,最后以張汝舟受懲罰、李清照拿到“離婚證”告終。
李清照為此坐了9天牢,幸虧朝中朋友出手幫忙,她才重獲自由。
古板的文人嘲笑她晚節(jié)不保,她橫眉冷對,隱居鄉(xiāng)野,繼續(xù)填詞,贊抗金斗士,寫不朽山河,安然終老。
“江山留與后人愁”,這一生,她只想突破世俗與偏見,勇敢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