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打罵教育是最“即時有效”的,只要父母用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孩子很快的就會停止自己的各種行為。
但是家長有沒有發現,當你第一次打罵教育孩子之后,就有些“上癮”了呢?因為效果很好,并且很及時,所以只要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腦海里的第一反應就是打罵孩子。
而面對父母的這種上癮,孩子剛開始會很恐懼,被父母教育的時候會哭,但是當次數多了,孩子就會越來越“冷漠”,面對父母的教育不吭聲,不反抗,當然也不會認錯。
看到孩子的“冷漠”,父母會更加的生氣,認為孩子是在挑戰自己的權威,因此就會打孩子打的更狠。
家長以為孩子不吭聲,不認錯,是孩子無聲的反抗,其實不是的,孩子根本就不是這么想的,不僅不是,孩子的這兩種行為,還是在向父母發出“求救信號”。
1:不認錯是不知道錯在哪里
有些孩子在犯錯后,家長不分青紅皂白的就打孩子,但有時候孩子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錯在了哪里,所以孩子又怎能向父母去認錯呢。
2:沒反應是讓父母消氣
人在疼痛的時候都是有反應的,尤其是孩子,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沒反應,一直任由父母打,那么父母就該停手了,再打下去孩子也不會有任何的反應,家長此時要做的就是與孩子溝通。
孩子被打不疼是不可能的,那為什么孩子不反抗,其實不是在賭氣,而是想要老實些,這樣父母就能盡快消火了。
孩子的思維模式和大人的不一樣,所以當孩子行為異常的時候,家長要多注意,一旦孩子被打罵后是這種反應,真的不是孩子在賭氣,而是不知道怎么辦,家長看到這兩個“求救信號”,一定要及時幫助孩子。
打罵是最無能的教育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打罵是最無能的一種方式,因為沒有其他辦法,只能使用這種教育方式,看似教育孩子很有效,但是卻徹底傷害了孩子的心,后果遠比孩子淘氣些更嚴重。
當孩子犯錯時,家長可以這樣做
1:詢問孩子的想法
有時候孩子的犯錯并不是故意的,反而有時候還是因為好心,只不過是自己能力有限,才將好事變成了壞事,所以家長一定要詢問原因,避免冤枉了孩子。
2: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
不論是好心辦壞事,還是真的淘氣,家長可以用教育的方式,告訴孩子怎樣做才是對的,只有讓孩子明白了道理,下次才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你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沒有動手打過孩子呢?歡迎留言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