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對孩子寄予的期望很高,隨著孩子長得越來越大,有的事情希望他們自己可以做。但是往往不會讓家長如意,孩子做事總是拖拖拉拉,非常的浪費時間,急壞了不少的家長。那么孩子做事拖拉怎么辦?
1. 別太勤快,把孩子的責任還給他們
“懶媽養(yǎng)出勤快孩子”,這句話真的有些道理。
經(jīng)常聽到有些“勤快”爸媽對孩子說:“別的事情你都不用做,好好學習就行。”有時候他們甚至會把書本翻好、鉛筆擺好,等著孩子來做作業(yè)。孩子做完作業(yè)、起身就走,留給爸媽收拾書包。
這樣的孩子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會表現(xiàn)出“拖延癥”的現(xiàn)象,因為他認為那些事不是他的責任。
父母應該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培養(yǎng)責任感。
比如購物時幫媽媽拿一些東西;“爸爸有點累能幫我捶捶肩嗎”;
比如讓孩子獨立照顧一盆植物,告訴孩子多久澆一次水,如果孩子總是忘記,沒有什么比一盆枯萎的植物更能教會他堅持和責任感。
能做的事情有很多,關(guān)鍵在于父母的態(tài)度和自己的思考。
2.孩子專注做事的時候不要打斷
不管寶寶是玩也好、看書也好、看電視也好、發(fā)呆也好,大人都別去打擾他,不要以各種正確的理由,比如喝水、吃東西等理由,去打斷他。給她獨處的專注做事的機會。
孩子的不良習慣非一日養(yǎng)成,所以在改善的過程中也需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爸爸媽媽多用心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哦!
適當獎罰。想要改變孩子拖拉,可以從日常生活中來要求他,比如你給他安排一個任務(wù),規(guī)定他在什么時間一定要完成,如果完成了給予什么獎勵,相反則給予處罰。
3.限制時間
父母可以和孩子約定時間,剛開始可以給多點時間孩子,然后慢慢縮短時間,堅持下去,改變做事拖拉的習慣。
4.讓磨蹭付出代價
孩子早晨起床磨蹭,家長急得不得了,又是嚷嚷,又是親自給孩子系紐扣,可孩子卻一點也不急。最后,家長還得趕緊把孩子送到學校。其實,家長這種做法正是促成孩子磨蹭的原因之一。孩子會覺得,磨蹭點沒關(guān)系,反正遲到不了,有爸爸媽媽呢。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當孩子磨蹭的時候,家長不要急,讓孩子自己急。如果孩子遲到,老師肯定會問她遲到的原因。孩子挨了批評后,就會認識到磨蹭給自己帶來的害處,第二天她就會自己加快速度。
5.讓孩子認識時間觀念
多給小孩看一些有意義的書籍,特別是講時間方面的,大人在生活中也多給小孩講講關(guān)于時間的故事,接觸多了,自然而然就懂得了時間的寶貴,這樣小孩就會珍惜自己的時間了,做事拖拉的習慣也容易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