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家長在陪著寶寶一起一起成長的時候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寶寶開始學著別人說臟話了,很多家長面對孩子說臟話的時候都是特別生氣,但是家長不必要那么驚慌,因為在孩子還沒有完全形成一個屬于自己的思維模式之前,他們最多的就是向別人學習,所以在孩子第一次開始說臟話的時候首先要找到孩子學習臟話的源頭,其實一般來說,大多數的寶寶都會向這幾種類型的人學習:
1、模仿身邊的親人
很多孩子第一次得知臟話的時候就是模仿身邊的親人,因為身邊的親人與孩子相處時間較長,所以如果身邊的人在下意識地說了臟話之后,可能就被孩子無意的聽到了,所以各位家長可以仔細的想想自己的言語,是否在無意間的時候說了臟話,然后孩子就學會了。
2、模仿同齡的伙伴
除了在家里呆的時間之外,孩子一天呆的最多的時間就是學校,所以如果孩子身邊的伙伴在孩子面前說了臟話之后,孩子可能也就學會了,因為這種日益相處的情況,孩子就會很容易被身邊的人影響到。
3、模仿網絡用語
現在的網絡比較普及,有一些游戲甚至只要填個昵稱就可以注冊賬號,所以就會導致游戲中的人群比較復雜。而小孩子的自控能力不強,所以就會很容易受到這種環境的影響。
如果孩子說臟話處在模仿階段,家長可以從這三個方面制止孩子說臟話:
首先,從我們自身做起,把自己的一言一行控制好,孩子也就不會跟著學了。其次,如果是從同齡的伙伴那里學的臟話,家長也不用要求孩子一定要去遠離那些說臟話的小朋友,而是告訴自己的孩子,哪些東西是可以學的,而哪些東西是不能學的,告訴他們我們不一定非要讓孩子遠離那些小伙伴,而是應該告訴孩子哪些應該去學哪些不應該學。
當孩子說臟話上升到了這個階段的時候,家長們就要多注意一些了,有可能是以下這些原因導致的:
1、想要博得關注
如果家長平時對孩子的關愛度不夠的話,孩子就有可能會通過說臟話的方式來獲得一定的關注。一旦孩子開始說臟話,得到了家長過激的反應之后,那么這個時候,孩子就會覺得這是爸爸媽媽對自己的一種肯定,所以接下來他們可能更加的會變本加厲的說臟話,而目的也很簡單,其實就是為了贏得家長的關注。
2、發泄情緒
年齡小的孩子認知比較淺,有的時候根本分不清楚臟話背后的一些含義。有的時候,孩子想要表達自己心中想法,但是又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表達方式時,就會用“說臟話”的形式來發泄自己的不滿和憤怒。
3、覺得有趣
在剛開始說臟話可能是源于身邊的一些小伙伴,后來大家都會說臟話之后,這就成為了一種“互動”的方式。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覺得說臟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在面對孩子說臟話的時候,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反思自己對孩子的關心是否到位。然后,如果說臟話是孩子在發泄情緒,家長可以進行一些正確的引導,可以帶著孩子出去運動,或者帶他做一些游戲等等。但是如果家長們使用較為溫情的解決方式已經不適用了,也可以適當地用一些強硬的手段。比如:孩子每說一次臟話,就減少孩子玩游戲的一個時間,或者出去跑一圈步等,既達到了懲罰的目的,還能夠鍛煉身體。
雖然說,說臟話并不能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但是這也有關于孩子未來的品性,所以家長們,首先從自身做起,杜絕“臟”從嘴出,而且面對孩子說臟話的時候也要選擇用正確的方法來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