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見孩子撒謊了,多數爸媽當時就炸了,會直接拆穿孩子的謊言。不過癮的爸媽,還會指責孩子,甚至是動手打罵娃。那么,爸媽當眾拆穿孩子謊話的行為,就一定是正確的嗎?
如果一個平時很誠實的小孩,在老師檢查作業時,孩子謊稱家里馬桶炸了,沒有寫完作業。那么,你會作何感想?會不會覺得,這孩子突然“學壞了”,很危險?可事實上,孩子說出這樣的謊言,卻有可能是情有可原。

前些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了這樣一件事。一位小男孩的媽媽發朋友圈說,自己辦錯了一件事,把孩子給傷害了,心里很愧疚。
原來,這位媽媽為了給孩子補習數學,請了一名家教老師。當天老師來上課,先要檢查昨天留的作業,孩子的作業卻沒寫完!孩子說:“馬桶炸了,太嚇人了,所以我沒寫完作業”。家教老師聽得一愣神,望向了孩子的媽媽。
媽媽也惱火了,感覺孩子撒謊很丟臉,立馬就對孩子吼了一頓:“你怎么不學好了?給你花著錢,補著課,你還不好好學?還學會撒謊了?”

媽媽讓孩子跟老師道歉,孩子卻紅著臉,低著頭,一聲不吭。家教老師走了以后,媽媽才知道,是孩子身體不舒服,耽誤了寫作業。但孩子不說,沒有告訴媽媽,媽媽這兩天趕上加班,晚上才能回來陪孩子補習,并不知道孩子很難受。孩子當眾被拆穿后,臉紅羞愧,自尊心受損,心里很恨媽媽對自己不關心。

自從媽媽拆穿孩子的謊言后,孩子就對媽媽充滿了敵意,不愛理媽媽了。將近幾年時間,媽媽時常發朋友圈說:“拆穿孩子的謊言,我后悔了好幾年。每天都生活在后悔中,小孩子又活在怨恨里,就是邁不過去這個心坎兒了。”
當眾拆穿孩子的謊言,有兩大危害
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專家曾做過20年的追蹤研究,結果發現,2歲的孩子,30%的人說過謊話;3歲的孩子,50%的人說過謊言。4歲的孩子,80%的孩子說過謊。再大一些的孩子,幾乎都說過謊。

可見,說謊這件事情,是孩子的共性問題,每個小孩子都可能說謊話,只是情境和年齡不同。因此,爸媽在面對孩子突然說謊時,沒必要大驚失色,生怕孩子學壞了,品質不好。爸媽不必當眾去拆穿孩子的謊言,不然孩子會感覺到自尊心受挫,特別丟人,內心非常的受傷。
破壞親情關系
爸媽當眾拆穿孩子說謊話,更嚴重的危害就是,會破壞親情關系,讓父母跟孩子的感情受到重創。小孩子被爸媽拆穿后,容易因為羞愧,自尊心受挫,抵觸爸媽。好不容易因為爸媽不理解自己,感覺特別孤獨。孩子日后有了心里話,也許就不愛跟爸媽講了。

親情關系一旦遭到重創,有了裂痕,爸媽要是意識不到,不懂彌補。這種芥蒂就會存在很長一階段,伴隨小孩子的童年生活,成為孩子潛意識里的存在,讓孩子不愉快。
那么,如果孩子說謊了,爸媽又該怎么處理呢?
在生活中,有不少孩子會因為沒寫完作業,撒下各種謊言。有的媽媽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久而久之,次數多了,孩子自尊心被傷透了,就一點都不在乎媽媽的嘮叨了。

很明顯,維護孩子的自尊心,比處理孩子說謊這件事更重要。孩子跟父母的關系,比說謊背后的原因更重要。爸媽沒有必要糾結,過度去擔心小孩子會因為一次說謊話,就走上下坡路了。
面對孩子說謊時,爸媽不妨這樣來做,比起發火厲聲斥責孩子,這是一種全新的嘗試:
1.允許孩子說謊,接受孩子出錯
即便孩子的謊話很明顯,充滿童趣,爸媽只要認定這不是惡意的,不會對他人和孩子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那么,不妨允許孩子出錯,接受孩子說謊吧,這是孩子長大的一個過程。

2.只有兩個人時,發掘孩子說謊背后的動機
當眾揭穿孩子的謊話,打孩子的臉,這件事對誰都不好。不如在只有孩子和家長兩個人時,去發掘孩子說謊背后的動機,問清楚孩子到底是因為懼怕、有趣,還是不經意,才說出這種謊話來?
然后,爸媽再告訴孩子,你可以跟爸媽說真話,爸媽并不會責怪你。爸媽一點點引導,再滲透一下說謊的害處,告訴孩子回答別人話時,也可以不說謊的折中回答。比如,“作業沒寫完,是我的錯。當天的腦子有點亂,不如今天的聰明,今天保證能寫完作業了。”

總之,天下沒有不說謊的孩子,不當眾拆穿孩子,才是爸媽的智慧。您家孩子多大了?說過謊話沒有?
親愛的粉絲朋友們,如果你想了解寫作變現方面的消息,可以看下面這篇文章:
如果你想系統地了解如何帶娃,可以觀看并收藏以下這篇育兒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