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明白的是,只有和孩子平等的溝通,去了解和尊重他們,才能與孩子建立起良好而和諧的親子關系,家長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同時還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那樣孩子就能和家長坦誠相待了。
事實上,孩子也會抱怨家長根本不在乎自己的想法,也不愿意聽自己的解釋,只要他們說話,家長便覺得他們是在頂嘴,故意和自己作對,從學習到生活的各個方面,雙方不是吵架就是冷戰,要不就是單方面的施壓,即使朝夕相處,雙方也依然不愿意去了解對方。
父母首先要主動的親近孩子,取得他的信任,他才愿意和你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父母對這個世界的了解總比孩子要多,先低頭,不是失去了做父母的威嚴,而是有了為父母的這一份擔當,如果父母只在乎在孩子面前樹立所謂的權威,那還有什么資格去教育孩子呢?取得孩子信任的辦法,要么是成為他最崇拜的偶像,要么是成為她最信任的朋友
總之,首先就是低下你的頭先要選擇信任孩子,平時盡量讓你和孩子的相處時間變得輕松而愉快,聊天的時候,你不是他的家長,而是孩子的閨密或者死黨可以開玩笑,可以打鬧,努力的讓家庭氛圍變得更好,和孩子交流時,就是要看看他的眼睛,用眼神的交流建立孩子和家長平等的溝通。
現在父母最大的特點就是特別忙,爸爸忙,媽媽忙,兩個人每天都特別忙,即使在餐桌上,手機也是不離手,再來就是喜歡催促孩子上床睡覺,起床讀課文,起床做作業就沒有一項不要求孩子動作快一點,再快一點兒,急急忙忙的,沒有時間和孩子聊天,給孩子講故事,家長不要忙著催促他們,和他們說一些只有家長和孩子之間能夠交流的某件事,而是應該去關心孩子,了解孩子,當孩子犯錯的時候,自然就能夠想起父母之前的囑咐了。
所以不要去否定孩子的想法,要學會換位思考,看孩子是否能夠接受,不要對孩子的感受進行全盤否定,要去適當的引導和鼓勵孩子,這樣孩子才會把自己的東西與你分享,才會信任你,家長也能有針對性的提出自己的看法來幫助孩子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