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的考試失利表示真誠的理解和同情。
家長不要說類似“沒關系,慢慢就好了”這樣蒼白又略帶敷衍的話。對大多數孩子來說,高中的第一次月考意義重大,這次考試成績某種程度上相當于他們在高中的投名狀,會代表很多東西,考的好了,在班里有面子有地位,考得不好就會自覺矮人一頭。所以,很多孩子都會很在意。
但是,剛上高一,忙著適應高中的學習和生活節奏就夠他們應付了,對于考試他們還沒有花那么多心思,但是,都會比較樂觀。所以,考試考得不好對他們的打擊還是挺大的。
家長應該很誠懇地接受孩子的訴苦,不要表現出“小題大做”的意思來,可以說“媽媽/爸爸知道你很難過”“我很能體會你的感受,當年我剛上高中的時候也考得不好”等等這樣能引起孩子共鳴的話。
幫孩子做考試復盤,分析問題,指出對策。
好多孩子沒有養成復盤考試的習慣,那么現在就是個培養這種習慣的好時機。孩子現在很難過,也很想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出了問題。家長要順勢而為,和孩子一起回憶考試過程和答題過程,一起分析得失。其實家長不用太擔心自己不了解孩子的考試,其實他們的問題,你一聽就明白了,而且,孩子可能自己就分析清楚了。他需要的是你的傾聽和陪伴。
為了家長條友們更好的引導孩子,我做3點提醒:
1.高中的考試要比初中的考試難度大。
好多孩子對于考試的認知還停留在初中的經驗里,認為考高分很容易。其實,高中的考試基本都是高考風格,試題難度會增加很多。在初中,英語考到接近滿分不是什么難事,在高中就很難了。滿分150,能考到130的都是很牛的了。
2.對自身實力應該有清醒認識。
初上高中的學生一般都對自己的實力有過高的估計,這也是考試對他們打擊比較大的一個原因。
中考對學生詞匯量的要求只有1500詞,而高考的要求是3500詞,這是一個巨大的鴻溝。而高中考試的命題,尤其像英語學科,需要基于文本閱讀理解才能做題,很難保證只用學生們學過的詞來出題。這也造成了階段性的考試難度被放大。
家長應該對孩子做好提醒,不是孩子自己不如原來強了,而是考試的難度增加了,只要孩子堅持積累詞匯和語法知識,困難的局面會漸漸改善的。
3.考試答題應有戰略意識。
既然,考高分比較難,那就更應該有考試策略和整體觀。考試時間是有限的,120分鐘。試卷分數比中考要多,滿分150分。作為一名考試,就應該對考試的時間精打細算。考場上的學生,就像一名投資人,時間就是你的資本,怎么讓你有限的資本收獲最多的回報是一個永恒的話題。
對于理智的考生來說,時間應該優先投給那些容易拿到分數的題,而不是無底線的付出給那些自己搞不定的題。
4.要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閃光點
盡管考試失利,在試卷上總能發現孩子的一些閃光點的,家長要仔細去尋找。比如,孩子的聽力錯的很少、閱讀理解某一篇做的正確率很高,卷面書寫很整潔等等。這些看似微小的肯定對孩子是莫大的安慰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