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與孩子溝通時需要注意什么(父母與孩子的溝通大忌美篇)
我是一個寶媽,目前全職在家帶孩子上學,平時孩子跟我相處的時間比爸爸要多的多,與孩子溝通交流的情況也比較頻繁,在此把自己的一些心得分享給各位寶爸寶媽們。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一、作為父母我們要學會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
有位哲學家叫伏爾泰他曾說過,“耳朵是通往心靈的路”,可見傾聽的重要性。相同,在與孩子溝通交流時,父母學會傾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藝術。耐心傾聽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把孩子當朋友。
首先,我們不應在孩子說話的時候經常打斷他,這同樣也是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禮貌要求。我們不要認為孩子“什么都不懂”,而要意識到孩子與自己是平等的。其次,我們在聽孩子說話時注意力要集中,不要心不在焉,這會使孩子認為爸媽對自己說的話沒有興趣,從而失去傾訴的欲望。最后,我們要學會通過“同理心”來理解孩子的情緒。有很多孩子會因為受了委屈或者感覺生氣等原因向父母傾訴,我們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與其產生共鳴,不要責備孩子,因此,我們要學會通過“換位思考”來理解孩子的負面情緒,從而得到孩子的信賴,我們跟孩子關系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 作為父母要學會和孩子商量
孩子上小學之后自尊心會越來越強,他們非常渴望能夠得到爸媽的尊重。因此,我們要學會放下家長架子,去掉家長的威嚴,用和藹可親的態度和商量的口吻與孩子說話,真正做到與孩子平等交流。也只有這樣,我們的一些觀點才能更容易被孩子心悅誠服地接受,也能夠促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
三、作為父母我們要通過以身作則來教育孩子
我們要想讓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么,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父母也要做到。比如,父母想讓孩子愛學習,那自己就要熱愛讀書,盡量遠離看電視劇、玩手機,玩游戲等活動;我們希望孩子勤儉節約,自己就不能隨意;我們要想孩子以后孝順,我們自己也要孝敬長輩父母,要求孩子要養成自律自強習慣,自己生活上也要自律;等等。總之,我們要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行動為孩子樹立榜樣,給孩子傳遞更多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