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的《貓城記》知名度僅次于《駱駝祥子》,論藝術成就,《貓城記》雖比不上《1984》或者《美麗新世界》,但這部作品的問世是比較早的,那是在人類還未踏足火星之時,所以這樣的一部作品蘊含了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在那時還是很特別的。
故事講述一個中國機師即我因飛機故障墜落到火星,朋友死絕而自己幸存,爾后我被貓國的社會名流大蝎捉去,以禮相待。
我同主人一同到貓國首都去,觀察貓國奇異的各種制度和風土人情,后來目睹它被鄰國侵略攻破,只剩下最后兩只貓人被關在籠子里互相爭斗而死。
老舍以國人為原型,塑造了這些貓人。貓人們懶惰懦弱,狡猾貪婪,好色敗德,自私自利,懼怕外族卻又竭力模仿外國習慣,靠迷葉過活而沒有其他種植物。顯然,貓國就是中國,迷葉是鴉片,矮小蠻橫的外族人是日本人。
這是一部諷刺性極強的小說,當然這更像是描述的是一個國家的覆滅,既諷刺了那些不知覺醒的國人,也表現了其對舊中國即將滅亡的悲痛與無力。
小說借用一個外星球,讓自己跳出怪圈以一個十足的外圍人來看這一國度的人文地貌、國律法規、風俗情懷、教體人言……
你方知道通過這不長的篇幅,你仿佛跨了一個隧道,看到了由清末至建國的縱觀圖,你知道了何以革之多而終不能成形、人之眾而不得其力、國之悠而不得富足、史之豐而不得文富的不解之由。
暗喻、影射、諷刺是一大特色,幽默是他的主旋律,人性丑陋的放大、軟弱骨性的刻畫入木三分,讀來甚是通透。
比起一些直白地呼喊著“精神醒悟過來、行為發動起來”的招喊有力百倍,一個輕松詼諧的小說,讓你一步步地將頓悟引到心底。
貓國的悲劇在于“有點聰明地想指導著人民去革命,而沒有建設所必須的知識,于是因要解決政治經濟問題而自己被問題給裹在旋風里;人民呢經過多少次革命,有了階級意識而愚笨無知,只知道受了騙而一點辦法沒有。”
貓國的政客眾民只知道抄襲復制,卻不知道因地制宜,反復的政治變動,帶來的只是變動,卻沒有改革。
人家革命是為施行一種新主張、新計劃,我們的革命只是為起哄,因為根本沒有知識,因為沒有知識,所以必須由對事改為對人,因為是對人,所以大家都忘了作革命事業應有的高尚人格,而只是大家彼此攻擊和施用最卑劣的手段。
老舍,他的思想是超前的,眼光是犀利的,視覺是獨到的,筆觸是尖利的,篇幅的最后一句“不以人自居的不能得人的待遇”綜述結尾,意味深刻!
讀這樣的一部小說,可以讓我們認識到我們不堪的歷史,也可以催發我們的覺醒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