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孩子自律的一段話(讓孩子自律的話)
在家長看來孩子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學就算是苦盡甘來了,實際上考上大學并不意味著未來一定有光明的前途,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這樣的頂尖學府當中每年都有學生因為學業(yè)不達標而勸退,難道是他們能力不夠嗎?
初高中學習是孩子處于青春期的階段,也是孩子學習當中最關(guān)鍵的六年,因為它涉及到了中考與高考,左養(yǎng)中學教育賴頌強再講孩子的學習方法和考試心里調(diào)節(jié)的直播課里,系統(tǒng)的講解到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效率,提升考試時候的心理素質(zhì),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學生能在高考當中突出重圍考上清華和北大說明水平是足夠的,為什么上了大學之后反而墮落了呢?因為有些學生是需要別人推著才能學習,上了大學之后老師不會再像高中一樣盯著學生學習,學生就逐漸墮落了。

說到底這樣的學生缺少的是自律性,沒有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一旦掙脫了老師和家長的管束成績就會直線下滑,在培養(yǎng)學習習慣上家長有比老師更重的責任。
培養(yǎng)出一個自律的孩子,比你想象的要簡單,家長要常說5句話
家長經(jīng)常會想為什么別人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又好又不用操心,自家孩子每天盯著依舊成績平平,越想越覺得生氣,所以很多家長喜歡用“別人家的孩子”舉例來批評自己孩子。
家長總喜歡挑學生身上的毛病卻很少會反思自己的問題,家長才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家長不能將教育的責任都推給學校和老師,學生學習習慣不好家長應(yīng)該負主要的責任。
聰明的家長常把五句話掛在嘴邊,這五句話能讓家長培養(yǎng)出一個自律的孩子,其實教育沒你想的那么復(fù)雜。
“教育沒辦法再重來,珍惜眼前學習的機會”
不是讓家長原封不動地將這句話告訴學生,而是要以學生能理解的方式將這句話的意思傳輸給學生。
很多學生不愛學習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學生只顧眼前的快樂,可家長明白如果不好好學習等待學生的就是職高技校,家長要讓學生明白學習是為了未來有選擇的權(quán)利。
“學習很苦,但不努力學習就要受一輩子的苦”
成年人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會退縮,更何況是學生了,學習是一場持久戰(zhàn),會遇到大大小小的難題,克服這些難題很苦,但學習已經(jīng)是通往成功成本最低的一條路了,家長要讓學生明白學習是苦一陣子,不學習就是苦一輩子。
“今天偷的懶,都將成為日后最深的遺憾”
很多學生只有在被家長和老師盯著的時候才能認真學習,只要沒人看著就想盡各種辦法偷懶,愛偷懶是人的慣性,但是在學習當中切勿要把懶惰放一放,偷懶只能輕松一時,在學習上的缺失是無法彌補的。
“沉迷于手機是毀掉你成績的最快方式”
中小學生最容易成為電子產(chǎn)品和網(wǎng)絡(luò),家長要負主要責任,家長應(yīng)該從孩子小的時候就嚴格控制他們玩電子產(chǎn)品的時間,養(yǎng)成自律性就不會沉迷于此。
“讀書雖然辛苦,但父母的付出更加不易”
家長對孩子的付出總是不求回報的,但不能讓學生覺得他所享受到的教育環(huán)境是理所當然的,學生學習是很辛苦,可是家長的付出更加不易,家長要付出金錢時間和精力,還要操心學生的生活上的大小事。
以上這五句話不僅僅是要告訴學生,同時家長也要用這五句話來時刻提醒自己該做什么,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懂得如何去教育孩子,因此家長跟學生一樣需要學習,教育是一門技術(shù)活。
道理都懂,可孩子就是不聽怎么辦?
越早讓學生養(yǎng)成自律的好習慣對學習也有好處,即使是大學畢業(yè)之后走入社會自律也會持續(xù)地發(fā)揮作用,學生自律家長也能少操心,但很多家長表示道理都懂,可有的學生就是油鹽不盡的,說了也不聽,依舊我行我素。
家長以高高在上的態(tài)度去命令學生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大部分學生都聽不進去,學生需要的是家長的同理心,家長可以嘗試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理解他們,以朋友的視角跟學生進行溝通。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家長的教育觀念也必須發(fā)生轉(zhuǎn)變,00后和10后的學生很有自己的想法同時也更敏感,棍棒底下出孝子這種教育方式不適合他們了,一味地打擊孩子反而會讓他們對學習失去信心。
家長應(yīng)該適當?shù)亟o予學生夸獎和鼓勵,回想自己的小時候其實每個孩子都很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可,為什么當我們長大之后成為家長之后就卻這個道理忘了呢?
筆者認為教育不應(yīng)該是安排,而應(yīng)該是引導,無論學生能改變多少,趁著還來得及家長必須去嘗試,不能因為效果達不到預(yù)期就躺平任學生自由發(fā)展。
今日話題:你見過最自律的孩子是什么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