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親子溝通優質化提高(如何將親子溝通優質化提升)
如何將親子溝通優質化
對于獨生子女來說,一對一的關系可以減輕與父母兩人同時溝通的壓力,也是提升溝通品質的關鍵。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環球時報》2010年6月1日報道,英國一個協會所作的調查顯示,英國父母平均每天與孩子真正相處的時間只有49分鐘,居然連一個小時都不到,“這還不及英國人吃一頓飯的時間”。絕大多數父母認為周末是家庭團聚的最佳時段,因為可以全家一起外出度周末,但是有2/3的受訪兒童卻表示,比起在外面玩樂一天,他們其實“更愿意和父母在家享受團聚時光”。
因為,沒有什么可以取代一對一的溝通所帶來的親密感覺。
我們與群體的關系,應該是我們與個體關系的一種延伸。群體的互動關系,永遠無法取代個體在良性互動時所帶來的相知相惜與親密感,當然更有相愛的感覺。我們都經歷過兩情相悅的戀愛階段,兩人的親密關系有時會有一點排外,因為只有一對一的交流,才能夠帶給兩人最大的快樂,如果因此產生一種知性上與感性上的緊密結合,這兩人必定感到幸福無比。
這種感覺其實可適用在任何關系上,親子關系也不例外,只不過程度有所不同罷了。
我喜歡安排與小孩一對一的相處時光,有時在家里,有時也特意安排只帶一個小孩到外面用餐,我將溝通的重心完全放在這個孩子身上。我們可以無話不談,包括孩子與其他家庭成員的關系,甚至是與父母的另一方,或是與祖父母的某一位,都有可能成為我們談話的內容。我發現在一對一的溝通中,所產生的安全與信任感,遠比其他溝通方式來得有效。
繁忙的現代父母,可以兩人輪流安排與孩子單獨交流的機會。只要半個小時,彼此的親密感遠比大伙人鬧哄哄地過上一晚還扎實。我的一位美國朋友家中有4個女兒,夫妻倆忙于事業,連晚上也常常加班,女兒正值青春期,美國女孩成熟得早,很早就開始化妝、打扮得像成年女性,濃妝艷抹得常令人捏把冷汗。但是他們4個女兒都能順利成長,沒有發生什么麻煩。我當時請教他們,如何才能事業與親子教育兼顧,他們的回答就是,夫妻兩人輪流每周安排單獨跟一個孩子出外用餐,行之有年。當時我們的經濟情況還不是太充裕,我就問他為什么一定要外出用餐,他說,這種事情并不一定,也不需要花很多錢,在安靜的小餐館都可以,重點是創造不同的相處氣氛,她告訴我,這種安排有時候會引發不同的談話重點,增加雙方許多新的了解。
一對一的關系,是人際關系中最為舉足輕重的,也是最能產生優質溝通的機會。即使相處時間不足,如果能安排高質量的一對一溝通時間,就可以帶來很好的結果。對于獨生子女來說,一對一的關系可以減輕與父母兩人同時溝通的壓力,也是提升溝通品質的關鍵。
許多父母會以為,所謂充分利用時間,就是一面做家事、看報紙、看電視,還能同時跟小孩講話。反正小孩的童言童語,也沒什么值得特別用心的,隨便哼哈兩句足以應付。那實在是小看了孩子心中的感覺,以為他們還小,無法察覺不被重視的感覺。其實,也許他們無法具體表達不被重視的感覺,但是孩子卻多半是很敏感的。父母在無意中,已經為親子的雙向溝通設下了許多障礙,日后卻又驚訝于親子溝通之困難。
在親子雙方的時間都很緊張的現代,唯一能優化親子溝通的辦法,就是以一對一的專注溝通,來創造良好的親子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