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優秀家長溝通育兒方法(家庭語言突破訓練)
“我時常想,孩子給我帶來了什么?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每晚累到抬不起來的雙臂、重壓下發胖的身體、沒時間清洗的臉、事業的停滯、收入的減少,一切都非常糟糕。
我看見一些新聞。XX母親帶孩子跳樓,XX母親帶孩子開燃氣自殺,我看見那些指責他們不配當母親的評論,我感受到了這個世界對于很多獨自艱辛帶娃的母親的不理解不包容,我想,我是能明白她們的。
我曾無數次累到無力支撐想一死了之,但我更想帶著孩子擁有更好的生活。”
?節選自西瓜籽媽媽在雅恩21天語言溝通訓練營中的打卡作業
?作為雅恩21天超實用語言溝通訓練營往期優秀畢業家長的西瓜籽媽媽,我們還記得她在孩子確診語遲之后的茫然無措,不知如何幫助心愛的孩子;也見到過她凌晨還在雅恩社群里學習語訓營的內容,每一節課都勤奮學習、每一天的作業都按時完成、每一道思考題認真打卡、每一天的答疑時間都爬樓看完、每一次群里的互動都積極參與。
是她的堅持讓孩子進步神速,想知道西瓜籽媽媽是如何幫助語遲的西瓜籽從3歲前零語言,到現在飛速發展嗎?!
由西瓜籽媽媽親述,小雅整理而成的文章《孩子語遲——家庭語言訓練篇》(部分)分享給各位寶爸寶媽!
1.調整溝通方式
發現孩子語遲之前,我們完全沒有注意到自己說話的方式,想說什么就對孩子說了,但是這些話孩子不一定能聽懂,自然就沒辦法消化吸收成自己的語言。
所以如果我們想讓孩子盡早說話,盡量多地說話,就一定要使用孩子力所能及的語言。
比如說孩子現階段只會兩三個字的溝通,那么我們就盡量在和孩子說話的時候,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用兩三個字,另外一部分的時間使用四五個字,也就是說在孩子的能力范圍之內稍稍地難一點兒,在他能夠聽得懂的前提下,引導他不斷進步。
如果孩子還不會說話的話,那我們就盡量用一個字或者兩個字和他進行日常溝通,并且配合手勢幫助理解,還要盡量放慢語速,提高音量。
·《21天超實用語言溝通訓練營》 / 小貼士
搭建親子溝通橋梁可以——
①強調(突出重點):突出重要的詞語,通過生動的說話方式來強調。加大音量,或者改變語調;
②放慢速度:給孩子足夠的時間來理解。
2.比語言更重要的是認知理解
很多孩子一直沒有語言,或者說語言進步緩慢,那是因為認知理解沒有提上去。當一個孩子這也不知道,那也不清楚,他的語言可能更多地就是鸚鵡學舌,你說什么他說什么,但是主動的語言很少。
教認知理解,最簡單有效的就是卡片。西瓜籽還沒有開口說話的時候,我就在每天早餐時間給他讀卡片。因為他以前吃飯的時候很喜歡到處亂跑,我就買了很多種漂亮的彩色的卡片給他看。
最開始的時候我一張一張地讀,吸引西瓜籽的注意,然后等到他感興趣之后,我就拉著他,引導他,讓他自己邊翻邊指,然后我念給他聽。這樣的話就既能夠讓西瓜籽更好地安坐吃飯,又教會認知。雖然那段時間他仍然不說話,但是我偶爾故意念錯一張卡片的時候,西瓜籽就會很著急地一直指,直到我念對了為止。
這就代表著他明白了這張卡片的意思,知道應該怎么發音。然后等到他要開口說話,我再用這張卡片去教他學習語言的時候,他的理解能力就非常快了,而且有些是我還沒有教他就能夠主動讀出來的。
·《21天超實用語言溝通訓練營》 / 小貼士
什么是溝通?
①溝通不只有語言,還有副語言和非語言的內容;
②溝通是在任何時候兩人之間以任何形式傳遞信息的方式。
3.避免過多的提問
不要一開始就讓孩子覺得好難,覺得語言溝通是一件麻煩的事情。
之前也有家長問我,為什么孩子一個問題都回答不上來,其實這還是認知理解能力沒有提上來的緣故,他不懂,自然就回答不了!在孩子認知理解能力沒有達到的情況下,父母總是問他一些聽不懂的問題,不僅會導致了親子之間交流的中斷,更會打擊孩子溝通的積極性。
在孩子能力范圍之內,我們適當地提問,并且配合肢體動作手勢指向等等,引導孩子去回答,是能夠加強孩子對語言表達的興趣。
在這里我分享一個西瓜籽爸爸的反面的案例,大家千萬不要學(偷笑)。有一天西瓜籽爸爸在家里陪娃看小豬佩奇的動畫片,正好放到水果超市的那一集,土豆先生一家在歡迎小豬佩奇一家。然后西瓜籽爸爸就突然問,“西瓜籽,你說說看,為什么土豆先生和胡蘿卜夫人能夠生出蔓越莓和小甘藍?”西瓜籽一臉沉默地看著他爸爸。
我說,大哥你問這樣的問題,讓西瓜籽如何作答?娃兒爸爸就說很簡單,西瓜籽只需要回答“不是親生的”這五個字就行了。我都驚呆了,這就是孩子語言訓練路上的“豬隊友”。
簡單的問題不是我們給孩子設定答案字數,而是孩子至少能夠聽懂并理解我們的問題,從而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回答。
在孩子語言訓練的前期,我們一定要注意避免問過多的問題,即使是必要的時候,一定在孩子認知理解的范圍之內去提問。
·《21天超實用語言溝通訓練營》 / 小貼士
什么是親子“對話終結者”?
①一次性提出好多問題;
②沒有給孩子表達想法的機會;
③問一個答案很明顯的問題,孩子沒有表達動機。
4.心態調整,等待孩子的腳步
我們不僅僅要教孩子說話,更要去傾聽孩子說話,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去表達自己。
我記得西瓜籽剛開口說話兩三個月的時候,他總是笑著對我說,媽媽,媽媽。聽見他叫我媽媽自然是很開心的,但是有一天我就想等一等看看,如果我不說話,他還會說什么?
他那個時候停頓了好久,然后很努力地結結巴巴地說,媽媽,媽媽,媽媽是媽媽,媽媽不是爸爸,媽媽不是爺爺,媽媽不是奶奶,媽媽不是外公,媽媽不是外婆,媽媽是媽媽。
當時我真的沒有想到他可以說出這么多話,所以有的時候我們得多等等孩子。當他說出了一個詞或者一句話的時候,我們先別著急去回應他,而是表現得特別感興趣的樣子,微笑著看著他,等待他說出更多心中所想,充分地去表達,用我們的表情讓他知道我們對他的話很感興趣。每一次都給他足夠的時間,他也一定會給我們驚喜的。
·《21天超實用語言溝通訓練營》 / 小貼士
等待:停止說話、身體前傾、期待地看著孩子。可以默數10下,牢記最重要的事情是給孩子足夠多的時間。
5.為孩子說錯了的話,賦予正確的意義
孩子在語言發展的過程中,難免會說錯話,或者說一些我們根本聽不懂的話。
比如說我的孩子,他會在特別開心或者特別緊張的時候說火星語,如果我這個時候表示聽不懂的話,他就會表現得很失落。所以我會在西瓜籽說了我根本聽不懂的話的時候,馬上說一句符合當下情景的話來引導他。
比如說有一次他看見自己的好朋友特別激動,說了一句“大大都嘎”,然后開心得跳起來,我就在旁邊說“哇!西瓜籽看見瑞瑞哥哥了,西瓜籽想抱抱瑞瑞哥哥”。這個時候西瓜子馬上就跟著我說了一句“西瓜籽想抱抱瑞瑞哥哥”,然后撲上去擁抱了自己的好朋友。
還有一次帶他去游泳,游泳是西瓜籽特別喜歡的活動,可能因為太開心了,他前面好幾分鐘都在說我們完全聽不懂的話,然后周圍所有人都一臉莫名其妙的看著他,但是我和孩子爸沒有去打擊他,而是在旁邊幫他描述,“哇!西瓜籽好開心來游泳,西瓜籽看見好多小朋友啊,西瓜籽想要學小青蛙”,我們在旁邊把他所有無意義的語言和激動的行為都賦予正確的意義的時候,他也慢慢地思路清晰了起來。然后注意到我們的話,就開始仿說“西瓜籽好開心、西瓜籽學小青蛙、西瓜籽在游泳”。他仿說了這幾句話之后,自己又主動說出了“西瓜籽想要媽媽抱抱、西瓜籽想要爸爸游泳”等等的話。
我想孩子學習語言和學習任何一項技能都是一樣的。剛開始總有思路不清楚的地方,需要我們耐心地去幫他理清思路,不要去責怪他,避免強化他的不正確的行為,而是多多去引導他正確的行為,去幫他想,把他想表達但是沒有能表達出來的話語和行為,都賦予更加正確的意義。
·《21天超實用語言溝通訓練營》 / 小貼士
詮釋:家長用簡單詞匯來描述孩子想傳達的信息,并參照孩子的表達方式。
6.親子關系永遠是第一位
無論我們如何給孩子開展家庭訓練,做任何事情,我們都不能以傷害親子關系作為代價。
因為良好的親子關系,它不僅僅是孩子配合我們進行家庭訓練的動力,也是將來他做一切事情的心理安全感的來源。
每天早上起來,西瓜籽就會爬到我身邊提供“叫醒服務”,我就和他說,西瓜籽早上好,媽媽愛你,然后親親他,再開始一天的生活。
有的時候,他不太愿意去做一些事情,我也盡量不強迫他。如果這件事情是必須要做的,那我們就延遲一些時間再做,盡量讓他覺得生活是美好的,這樣才能最大激發他學習和探索的欲望。
如果真的是有很重要的事情,但是他又不愿意去做的話,那我們就可以把目標拆分,將大目標拆分成小目標,一點一點地去做,循序漸進地完成。
·《21天超實用語言溝通訓練營》 / 小貼士
你是哪種角色的家長?
指揮官、考試官、旁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