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愛說謊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對于愛說謊的孩子怎么教育)
《狼來了》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詳的,那不僅僅是一種血的教訓,還更明確的告訴我們說謊終究會害人害己,欺騙的行為是很可怕的。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的講解如何培養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說謊只是一種行為,但是倘若轉化成一種習慣,那后果將無法想象。如果孩子有說謊的習慣,不僅會影響他健全人格的發展,還會影響其人際交往與今后的生活,嚴重的話還可能導致將來走上犯罪道路。
孩子是我們的希望,所以我們平時一定要教育孩子做一個誠實的人,而誠實的孩子自然會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行為。經常說謊就會養成一種說慌的習慣,而這種習慣,大多數幼兒是從小養成的,因此想讓孩子不說慌必須先了解一下說慌的原因。
第一,怕老師或者父母打罵。有些父母每逢孩子做錯事情,都會打罵孩子,因為孩子害怕打罵所以說謊了。
第二,逃避現實。有時小孩子因為不愿意做某事便會有頭疼,肚子疼,各種謊言去欺騙老師或者父母,這種反應往往得到了父母和老師的同情。于是他每當遇到不想做的事,就會去說謊去推諉。
第三,好面子。一件事兒本來不是某個孩子做的,但有些孩子想得到獎賞面子光彩,于是他說了謊。
實際上孩子說謊與他的本質的品行無關,這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常出現的問題,關鍵是進行正確的教育,那么父母應該怎么做呢?
一是家長要以身作則。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成長。所以作為家長,不要把一些無關緊要的謊言開玩笑,或是為哄孩子,平時有錯誤就要大膽承認給孩子樹立榜樣。
二是給孩子講一些誠信的故事。比如關于誠實的小典故,小兔子短尾巴的故事。相信小孩子都喜歡聽這樣的小故事,通過這樣的故事,讓孩子明白,一個愛說謊的孩子,利用別人的善良與信任來達成自己目的的人都是非常可恥的,教育孩子不能做這樣的人。
三是學會用正的暗示。暗示有兩種,一種是正的暗示,比如有兩個小孩子在一起,一個是誠實的,另一個喜歡說謊的,你要對那個誠實的小孩嘉許獎勵,使那個說謊的小孩子感動,變得誠實。比如說你的小孩跑過來報告你一件事時你要信任他,千萬不要說這是真的嗎?你不要騙我呀!如果這樣說的話,就是在孩子心靈上種下一個說謊的種子,我們必須要用正的暗示去感動小孩子,不要用反的暗示去刺激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