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有效方法講座(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經常有家長在閑聊時會問到:"我家孩子上課走神,做作業拖拉,怎么回事呢?"這就是專注力不夠的原因,孩子天性好玩、好動。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輕松快樂地成長,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和思考力。但是,如何引導孩子提高專注力?其實引導的方式很多,分以下六點: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的講解如何培養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1.從自己做起。通過兩個人的互動問答來鍛煉:一個人提問(任何問題),另一個人認真聽,回答。一開始不要急于求成。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自己算出學習速度。如果我們堅持我們的孩子,這可能會適得其反,給他們帶來壓力和挫折。如果你的孩子對你的活動感興趣,邀請他加入進來。過一段時間,你會發現他們已經能跟上你的步伐了。
2.從很小的時候起,當我們成功引起了孩子們的注意時,我們就可以逐漸地在他們之間建立合作練習。開始鍛煉專注力的時候,在這個適應階段,對孩子來說,保持注意力集中3分鐘是一個參考點。如果他能達到這種能力水平,我們會增加持續時間。
3.保持活動內容簡單明了。當孩子第一次接觸這樣的活動/訓練時,盡量保持活動的內容和形式簡單明了。可以是聽,可以是感受,可以是觀察。也許孩子可以自己選擇活動,給他們選擇的權利,會讓他們的選擇更有意義。
4.全家人的參與。活動的主題可以全家討論,可以把這種專注練習變成一種日常的家庭活動,或者是你家的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專門給孩子上的培訓課。
舉例子:利用假期休閑時間,當大家圍坐在桌旁時,你可以講述你一天中發生的有趣的事情,或者互相提問。這種全家參與的專注力練習對孩子來說簡單自然。還可以在編織活動中,可以邀請孩子感受布料的材質,觀察布料的顏色,傾聽編織時針線接觸的聲音;繪畫活動中幫助孩子識別不同畫筆的材料和顏色。甚至可以讓孩子上躥下跳一分鐘,然后引導他們坐下,閉上眼睛,把手放在胸前,感受自己的心跳和呼吸。讓孩子有這樣的觀念:活潑健康的身體會培養活潑健康的思維和維度能力。
5.學會傾聽,可以讓我們和孩子們有近距離的接觸,也是非常有效的練習專注力的方法。當孩子學會了傾聽,也就是學會了給大腦下達指令,他們可以安靜地專注于某件事情,這對于適應我們現在這個充滿感官信息刺激的社會環境是非常有益的。
例子:我們可以準備一個金屬小碗,一個金屬勺子,然后用勺子的柄輕敲碗。這種撞擊會發出持續的聲音,然后我們就可以引導孩子去關注它,看看這個聲音什么時候會消失。聲音消失后,請讓孩子保持安靜,聽聽周圍環境是否有其他聲音。一段時間后,讓孩子描述他在這段時間聽到的其他聲音。
6.花一分半鐘時間吃一顆葡萄干。人的味覺是感知世界的一個非常有力的工具,而品味食物對于大人小孩來說都是非常開心的體驗。首先引導孩子拿著葡萄干,仔細觀察它的形狀、氣味和顏色。然后,讓他們慢慢地把葡萄干放進嘴里,用舌頭感受它們的味道、觸感和形狀。
以上方法分享給需要的家人們,培養孩子不容易,培養一個優秀的孩更不容易,需要父母乃至全家人一起花心思,陪伴孩子與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