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歲孩子說要去死(六歲孩子總是說死)
今天,幼兒園組織打預防針,所以下午的課并沒有上,3點開始大班的同學就陸續打了針后,被父母接走了。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的講解如何培養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由于我沒注意看班級群的通知,錯過了時間,到四點查看手機的時候才匆匆趕往學校。到學校時,我滿懷歉意的找到了已經打完針,在教學樓前等著我的兒子,卻沒想到,滿臉憤怒的他當著老師和同學的面,大聲的對我吼到“我等了你一個小時,你去死吧!”
我無法理解,這是我每天照顧大的孩子啊,怎么會對我說出這樣的話,一句可以稱之為惡毒的話!
回家的途中,我想,如果是他爸爸遲到了一個小時來接他,他還會說出這樣的話嗎,答案肯定是不會的。
從結婚到現在,我從一個自信愛笑的人,變成了一個只會圍著家庭轉的婦女。每天有做不完的家務,手機里設置滿了鬧鈴。不敢發脾氣,因為我是遠嫁的姑娘,吵架了無處可去。人生地不熟的,我越來越喜歡宅在家里,看小說,與社會脫軌了,連老公都總是嫌棄我這也不會那也做不好。如今想想,現在的我那還有什么自信。也許,在孩子眼中我更像一個照顧他們生活的保姆,也是一個沒啥優點的弱者。
人都是慕強的,一個孩子也一樣。一個逆來順受,沒有自我的媽媽,孩子也許會喜歡,但絕不可能尊重和崇拜。
永遠不要忘記自我成長,簡單的打扮,著手做一份可以為自己帶來經濟獨立的事,也許才是最美的,做為一名媽媽,吸引孩子的,往往是你內心強大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