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有個姑娘,碩士海歸,拿個50萬的年薪,可是她得離開她的孩子600公里,一個月也回不去一次家,她畢業后就一直這樣空中飛人的狀態,家里條件也非常不錯,她說就是喜歡這樣的工作。
就這樣,她的孩子成為了新一代“留守兒童”,不過她說花在女兒身上的費用高達26萬一年,從才藝到腦力開發,沒有一樣落下。
日常,她也會和我們說,回家發現孩子特別敏感,害怕被別人拋棄,看會看臉色,她孩子的第一篇作文寫的是我的媽媽很忙,但她沒有辦法,依然想努力賺錢。
社會逼得我們不得不去外面尋找更多的高薪工作機會,畢竟我們還要養小的養老的,但是孩子生產生長發育過程中的陪伴也非常重要,時間是不可逆的,就像這個這個孩子會敏感地說媽媽不要她了。
建議家長們可以提前規劃自己生活的重心,比如說在孩子一到三歲的時候重心就在家庭,而不是賺錢!
我還有一個朋友,她也是名牌碩士,生了一對雙胞胎之后在家里邊全職帶娃,不過同時她也在不斷地學習知識,在娃穩定上幼兒園之后她慢慢開始出來工作了,三家機構都爭著搶著要她,薪資都不錯,時間也很自由。
再看她的孩子非常的乖巧懂事,獨立有想法,雖然她也會抱怨生活的艱難,一個人帶倆娃的無助,但終歸慢慢走上正軌。
我還有個異性朋友,一個爸爸為了陪伴孩子拒絕了外地年薪60萬的工作,說想陪著孩子成長,現在小城市賺的錢足夠用了。
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孩子雖不是我們的全部,卻也是我們的責任與義務。
家長們需要提前規劃好自己在家庭和工作的重心規劃,找到自己的那份平衡感。
時間不可逆,但是我們卻可以主宰時間,畢竟我們還有選擇,你會怎么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