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兒說臟話怎么辦(大班小朋友說臟話了,怎么教育幼兒)
幼兒園孩子出現說臟話的現象,與孩子的語言發展階段有關,我們稱之為詛咒敏感期。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的講解如何培養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什么是詛咒敏感期
指兒童在學習語言的初期(一般在3歲左右)在接觸到一些臟話或者帶有詛咒的話后,喜歡不分場合地使用,越是被制止就越喜歡使用,而一旦過了這個階段又恢復正常,專家將兒童這個時期的語言習慣稱之為詛咒敏感期。
為什么孩子愛說臟話
覺得說臟話很好玩
孩子在說臟話的時候,發現更能引起人們的注意,激起人們的強烈反應,這種受人關注的現象讓他們覺得很有趣,感覺自己“很厲害”。
另外,小孩子善于模仿,說的臟話多是模仿身邊的小朋友或者大人。
孩子說臟話時,家長該如何應對
1.冷處理
孩子發脾氣,不理睬
當孩子說不文明的話時,家長不要生氣、憤怒、嚴厲斥責或懲罰,裝作什么都沒發生就行,否則家長強烈的情緒反應會加強孩子說臟話的行為,容易讓他們把“臟話”當做“武器”來攻擊別人。
2.教給孩子情緒宣泄的方式
生氣跺腳
有時孩子發脾氣,是因為有不良情緒的產生需要排解,但是沒有采取正確的方式,比如奶奶不小心把孩子的積木碰倒,孩子大聲說“壞奶奶,大笨蛋!”,這時家長需要溫和地教導孩子,比如我知道你剛才生氣了,因為奶奶觸到了你的積木,但是你的話讓奶奶傷心了,生氣時我們可以喊,可以跺腳,可以拍打沙發、玩偶等,但是不能罵人,這是不好的行為,別人不喜歡。你可以跟奶奶說下次走路能小心點嗎,別碰到我的積木。
3.事后認真告訴孩子說臟話對別人的影響
蹲下身,看著孩子的眼睛,溫和溝通
孩子對長輩或者家里客人說了臟話后,家長要蹲下來,看著孩子的眼睛,告訴他,剛才的話對方聽力了會難過,對他們造成了傷害,如果他們也這樣對我們,你是不是也會難過。家長的尊重和清晰的解釋,能讓孩子明白這種行為不好,要避免發生。
4.家長給孩子做榜樣
通過讀書學習文明語言
孩子的不文明語言一般都是從他人那里模仿而來,作為家長,生活中我們要做到文明用語,文明溝通,給孩子樹立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