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父母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親子溝通的問題與解決方案)
相信絕大多數家長求學的時候是沒有選修兒童心理學或者親子溝通相關課程的,等到自己做了父母以后,隨著孩子的長大,才慢慢發現怎么跟孩子好好說話是一件挺費勁的事情。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孩子大了以后,特別是進入青春期后,當你費勁心思跟孩子想營造親密,他竟說:“我現在不想理你。。。。”
當你不忍看見孩子有煩惱,認真給他建議,她卻回答:“每次跟你說一件事情,你就講一大串。。。”
你是否也覺察到了?你以為自己是在與孩子做親子溝通,她卻只感受到你的緊張與擔憂甚至少許的焦慮,以及『又來了』的說服、命令和大道理。這只是慣性的『我說你聽』,并不是真正的雙向交流對話。
所以在開始今天這個話題前,我先給大家科普一個觀點:
親子溝通僅僅是過程,目的讓讓孩子優秀,與父母的親子關系更緊密,而不是通過講道理、大吼大叫讓孩子變得“聽話”。
目前網絡上的關于親子溝通這方面的書籍、課程大部分都是講“為什么”與“是什么”,其實很少有人詳細的去系統闡述親子溝通具體“怎么做”,“如何做效果會更好”
壹心大哥我雖然長期從事企業管理工作,但是早年也是正兒八經的教育學科班畢業,曾經當過老師,也做過少兒輔導員,諸如親子溝通方面此類的“為什么”,“是什么”的理論知識雖然不怎么深厚,但也能叨嘮上幾句精彩的只言片語。
接下來的十天,我將會分享自己親子教育中的10大經典親子溝通案例,希望你能從這些案例中有所啟發,成為不吼不叫,會溝通的智慧父母。
今天分享的第一個經典案例主題是:在對話中解決問題
兒子晚飯后與妹妹一同隨著媽媽出去散步,半個小時后,他們三人回來了,我突然發現兒子遲遲不敢進門,頭低著,臉色也很難看。
我問了下孩子媽媽,這是怎么回事,孩子媽媽答復說,兒子把剛買的電話手表外出散步時玩耍弄丟了,然后被妹妹在草叢中撿到了,偷偷塞給了媽媽,為了讓兒子長記性,孩子媽媽跟女兒并沒有告知此事,想讓他焦慮一陣后回家讓我好好教育一番后還給他。
我了解此事后,開始和兒子談話。
- 壹心:“我聽媽媽說,你剛才出去散步不小心把剛買的電話手表弄丟了!你還好嗎?”
- 兒子:“我不知道。。。。”
- 壹心:“你回答爸爸說不知道,是因為丟了手表害怕嗎?”
- 兒子:“嗯!很害怕。”
- 壹心:“爸爸好奇的問你一下,丟了手表你為什么會害怕啊?”
- 兒子:“因為我怕爸爸你罵我,或者打我。。。”
- 壹心:“那么現在爸爸知道這件事了,有沒有罵你或者打你啊?”
- 兒子:“沒有。。。”
- 壹心:“那你現在還害怕嗎?”
- 兒子:“還有那么一點點”
- 壹心:“你可以和害怕相處一下嗎?”
- 兒子:“嗯!”
- 壹心:“除了害怕,你還有什么感覺嗎?”
- 兒子眼眶泛紅地說:“難過。”
- 壹心:“你深呼吸一下,當你覺得害怕,還有難過時,你該怎么做呢?”
- 兒子:“我就躲在門旁邊”
- 壹心:“你說你當你害怕,還有難過的時候,你選擇不敢進家門,躲在門旁邊是嗎?”
- 兒子:“嗯!”
- 壹心:“躲在門旁邊的時候,你有什么感覺?”
- 兒子:“我覺得很孤單、擔心、沮喪。”說完,兒子開始哭泣。
- 壹心:“對于選擇不敢進家門,躲在門旁邊,你是怎么想的?”
- 兒子:“我覺得我很不小心,剛買的電話手表就弄丟了,爸爸媽媽肯定會生氣的,因為我是個粗心的孩子”
- 壹心:“你先深呼吸,你說剛買的手表不小心弄丟了,爸爸媽媽肯定會生氣的,所以你就覺得你是個粗心的孩子,是嗎?”
- 兒子:“嗯”
- 壹心:“你每次都這么粗心嗎?”
- 兒子:“沒有啊,就這一次。”
- 壹心:“那么就一次的粗心,你覺得爸爸媽媽肯定會生氣,這是為什么啊?”
- 兒子:“因為我這次弄丟了,擔心爸爸媽媽以后不會再買新的手表給我了”
- 壹心:“爸爸很好奇,你為什么會這么想啊?”
- 兒子:“因為再買一個新手表要好幾百塊,爸爸媽媽會心疼的”
- 壹心:“為什么你會覺得爸爸媽媽會因為再買一個新手表花幾百元心疼啊?”
- 兒子:“因為現在爸爸媽媽掙錢都不容易啊”
- 壹心:“爸爸很開心,你能體會到我們大人工作掙錢的不容易,爸爸在這里為你點個贊!雖然你剛才不小心把手表弄丟了,你也因為這次丟手表的事情感到難過與害怕,但是,至少你很誠實與爸爸說出你自己的想法,關于丟手表的這件事情,我建議你以后出門還是要細心一點,自己隨身物品要保管好,不能再犯同樣的問題了,你能做到嗎?”
- 兒子抬起頭愉快的答應了:“能做到!”
- 壹心:“最后告訴你說一個好消息,你的手表被妹妹拾到了,交給媽媽了”
兒子開心的笑起來,跑進家里,看著兒子小小的背影,我很滿足,因為知道自己在幫助孩子在健康的道路上前行。
親子溝通心得體會:對于因為粗心做錯事的孩子,以好奇的疑問去喚醒他對自我負責的覺察,不打、不罵、不吼叫,啟發他自己走向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