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50年,譯為33種語言的親子溝通書籍(出版50年,譯為33種語言的親子溝通書)
《幸福的經驗》學習進入了第三周,這一周是子女成長周,大家共同學習了“孩子的小腳印”“哇”“躲貓貓”等小妙招,這些方法和心法讓父母能更好的貼近孩子,引領孩子。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今天我們為大家推薦一本經典的育子類書籍《父母效能訓練(P.E.T)》,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托馬斯·戈登博士,書中介紹的方法能讓親子溝通變得高效而簡單。1962年,戈登博士開發了“父母效能訓練”(P.E.T)課程,到今年整整50年,這本書也成為被譯為33種語言的全球暢銷親子溝通類書籍。
001.
現在我確信,青春期孩子并非要反抗他們的父母,他們只是要反抗某些幾乎被全世界的父母所采用的具有破壞性的教養方法。
002.
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可以永遠的拋棄懲罰——請注意,我指的是所有類型的懲罰,而不僅僅是體罰。
003.
作為一個強大的獨立的個體,我們可以自由的表達自己的價值觀,但是不強加于人,要以身作則。
004.
他們(孩子)喜歡自己的父母是人,而不是神。他們喜歡自己的父母是真實的人,而不是跟演員似的去扮演某個角色,假裝成某個不符合他們本性的人。
005.
接納就像是肥沃的土壤,肥沃的土壤能讓種子萌芽、成長、開出有魅力的花朵。土壤的作用僅僅在于使種子成為花朵。它釋放了種子成長的能力,但是這種能力是完全存在于種子本身的。孩子就像種子一樣,蘊含著成長的能力。接納就像土壤——它能夠使孩子發展并實現自己的潛力。
006.
如果你總是說孩子他很壞,他真的很有可能就會變成很壞的那個人。
007.
接納他人“如其所是”就是真愛的一種行為。
008.
在這個孩子被接納的短暫時刻,她已經成長了。
009.
當你感到自己充滿價值,受到尊重、備受重視,受到接納、引起他人興趣時,哪個成年人不會產生良好的感覺?孩子當然也沒有什么不同。
010.
當一個人充滿同理情緒地、準確地傾聽另一個人時,他開始會理解那個人,欣賞他看世界的方式——在某種意義上,在這個共情的過程中,把自己放在對方的位置,使自己變成對方。
011.
你必須認識到這些情緒是暫時的,不是永久性的。情緒會改變——恨可以變成愛,沮喪很快會被希望代替。
012.
每個人在談話時,都希望其他人能理解她的感受,而不僅僅是她的言辭。
013.
情緒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不是病態的或危險的東西。情緒通常都是短暫的,它們來了又去,不會對孩子造成永久的傷害。(指孩子自己的情緒)
014.
沖突是人際關系中的關鍵時刻,它是對這種關系健康程度的檢測,它是既有可能削弱,也有可能增強這段關系的危機。
015.
真正至關重要的是,你們需要自己的真實感受。
016.
談話是重要的,但更為重要的是父母如何與孩子談話。
017.
一個能“如其所是”接納自己的人,也會對他人有更多接納。
018.
創造了一個生命,現在要讓孩子擁有他。讓他決定他在你賦予他的生命中想做什么。
019.
真實的父母對孩子的一些行為有時候能夠接納,有時候卻無法接納。行為指的是你的孩子所做的和所說的,并不是你對那個行為的評價。
020.
當一個孩子在專注于某項活動時,父母若不加以干涉、放手不管就是一種有效的表達接納感的非語言方式。
021.
當人們受到鼓勵,敞開胸懷說出困擾他們的情緒時,這種情緒才能得到釋放。積極傾聽正是鼓勵這種心理宣泄。它能幫助孩子弄清他們自己真正的情緒。
022.
當父母擁有問題時,他們有一些可供選擇的方法:他們可以試著直接改變、糾正孩子;他們可以試著改變環境;他們可以試著改變自己。
023.
當一個人感到自己真正被另一個人接受時,他就會從此起步,開始思考自己希望做出什么改變,希望如何成長,怎樣才能變得不同,如何才能發揮更大的潛能。
024.
孩子用來對付他們的自由和獨立受到威脅的一個方法,就是跟那些奪走他們的自由與獨立的人斗爭到底。
025.
親子關系的一個基本特征是:父母的“心量”要大于孩子。
|《父母效能訓練》二十五句經典語錄 |
心好命就好,好人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