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溝通(與孩子溝通的方式)
很多父母認為,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就是“我們說,他們聽”,父母說的都是對的,孩子只需要聽話就好了。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這樣想的話,你很容易就會把錯誤歸因到孩子身上:
都是因為你不聽話,早上才沒按時起床;
都是因為你不聽話,考試才沒考好;
都是因為你不聽話,才把自己弄病了……
這樣的抱怨,孩子顯然是不愛聽的,你的對話也無法達到效果。所以,這就是一場典型的無效溝通。
跟孩子溝通,有一個萬能公式
前兩天,我朋友就遇到了這樣的溝通難題。
她告訴我說,自己五歲的女兒真是太不聽話了,每天晚上都要玩到很晚,有時候十點多還不睡。各種講道理都沒用,最后還得是吼一嗓子,孩子才會不情不愿地上床睡覺。
“為什么我怎么說,她都不聽呢?難道非得讓我吼她嗎?”我閨蜜對此非常苦惱。
我告訴了她兩件事。
第一,“吼叫”不能代替“溝通”。
吼叫也許能夠解決一時的問題,但它不會永遠有用。
也許眼下你的麻煩解決了,你一吼,孩子就去睡覺了,去吃飯了,去寫作業了……但很快,孩子就會熟悉了你這一套。
你有沒有發現,以前你吼一句孩子就聽,現在你得吼好幾次,甚至加上其他激烈的動作,比如摔門、摔書、敲桌子……孩子才會聽?
而且,等孩子到了青春期,有了獨立意識,他就更不會聽你吼了。
如果你一向習慣用“吼叫”的方式跟孩子溝通,那么到時候你們之間的溝通渠道,就永遠地關閉了。
你沒有任何辦法可以讓你的話,抵達他的內心。
這就相當于你主動放棄了與青春期孩子溝通的權利。
無論是早戀、網絡游戲、身體發育狀態……這些敏感問題的教育權,你都拱手讓給了網絡,讓給他身邊那些對他影響更大的人,這其實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在某一期的《脫口秀大會》上,相聲演員于謙被問:“你最怕孩子對你說什么?”
于謙回答說:“我最怕兒子什么也不說。”
雖然在舞臺上侃侃而談、妙語如珠,但于謙對此卻非常無奈:“這個是我最害怕的,因為你不了解他,也開始進入不了他的世界。”
第二,使用“萬能溝通公式”跟孩子溝通。
我教給了我朋友一個“萬能溝通公式”,這個公式就是:
好好說話=說事實+說感受+說需求。
這個公式怎么用呢?我們來看一看。
孩子很晚了還不睡覺,你可以這樣對她說:
“現在都已經9點了,再不睡覺的話,明天你可能就起不來,上學也有可能會遲到。”
這就是“說事實”。這一步的關鍵是“對事不對人”,不要對孩子做出評價,比如“你怎么這么不聽話!”“你怎么這么貪玩!”等等。
接下來我們再進行第二步:“說感受”。
“因為我跟你說過很多遍去睡覺了,你還是不聽,所以我現在有點著急,還有點生氣。”
這一步是在跟孩子做一個情感聯結,你把自己的情緒說出來,才能讓孩子更清楚地感受到,從而主動調整自己的行為。
然后是第三步:“說需求”。
“媽媽希望你早點上床睡覺,這樣對你的身體好,也不會耽誤第二天起床。”
你可以自己感受一下,這句話不帶有負面情緒,它既不是命令,也不是批評,就像是給孩子一個簡單的提示,幫助他理解我們的期待,這樣孩子更容易接受。
這個“萬能溝通公式”出自《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么聽孩子才肯說》,這本書被稱作是“親子溝通圣經”,全球銷量超過1000萬冊。
孩子99%的問題,都可以用溝通來解決
2007年,青豆書坊將《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么聽孩子才肯說》這本書引進中國,國內幾乎所有的育兒媒體和育兒大V,包括樊登、涂磊,年糕媽媽、張泉靈等人都曾經力薦這本書。
張泉靈還舉了自己跟孩子的一個溝通失敗的例子。
有一天回到家,孩子沮喪地告訴她:“我的小蝌蚪死了!”
她說:“別難過!”孩子開始掉眼淚了。
她說:“別哭了,我再買一缸給你!”
孩子大哭:“我不要!我就要那一只!”
張泉靈說:“我今天得到本新書《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么聽孩子才肯說》,相見恨晚。”
我相信,如果她用了上面的萬能溝通公式,跟孩子這樣說:
“小蝌蚪死了,你很傷心吧!”
“媽媽看到你傷心,媽媽心里也很難受。”
“媽媽想讓你開心一點,你看我需不需要再給你買一條小蝌蚪陪伴你呢?”
孩子肯定就不會像上面那樣大哭大鬧了。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難題:
拖拉磨蹭、頂嘴、沉迷游戲、兄弟姐妹打架、玻璃心、動不動就發脾氣……
你會發現,這其中有99%的問題,都可以用溝通來解決,因為:
把話說到點子上,孩子自然就會聽你的。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