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工作坊是改變“親子間缺乏溝通與交流,且互相不理解”的現狀,及聯結父母與孩子之間互動的愛心之道,不僅可以在校園小社會廣泛推廣,而且具有建設和諧大社會的價值。親子工作坊的運行,能有效提升家長與學生的親子溝通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親子工作坊的應用價值是巨大的,其發展潛力也是無窮的。
· 采用格式塔式團體游戲治療模式。
親子工作坊的基本目標是協助兒童借助于各種治療性的體驗來獲得自我覺察能力,從環境支持轉為自我支持,形成家庭父母輩與子女互動良好關系,具有教育、發展、預防及治療功能。在親子工作坊現場,治療師注重與兒童建立平等、尊重的“你我”對話關系。導師會提出一些促成現時中心式的問題:“你現在正在體驗著什么?”“你現在感覺怎樣?”“你指揮爸媽撿玩具時,感受到了什么?”“你牽著媽媽的手穿越障礙覺得很辛苦嗎?”正是在這種問答中,不僅是兒童,包括雙親在內都得到了一種全新而又獨特的親子關系體驗。
· 團體心理輔導
以多媒體為介質,播放歌曲《念親恩》。播放時分別運用暖身、增強與催化、固定技巧。
· 營造保密、尊重、支持、接納氛圍
設計“吐露心聲“環節:在向父母與孩子承諾社會工作保密原則前提下,請親子雙方各自寫下三個給對方的期望。
· 互動游戲
信任行走:由孩子牽引“失明”父親或母親穿越障礙,讓父母親體會與孩子建立信任關系?!跋蜃笈c向右”:由孩子向“失明”父母親發布行進方向指令,拾撿地上玩具。讓孩子產生體會父母的同理心。每個游戲結束后立即對親子雙方都進行格式塔模式問答,運用暗示、鼓勵支持以增強穩固輔導目標。
· “我們是一家人“活動
運用個案工作理性治療與行為修正治療模式技巧,設計“我們是一家人”環節,縮短雙親與子女肢體距離,增強親子關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