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家長和孩子溝通(與青春期孩子的有效溝通)
初二、三的孩子,是典型的青春期。家長們會突然發(fā)現(xiàn)這個年齡的孩子一下不好溝通了,突然他們就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且很堅定,不容置疑。雖說這個時期的孩子跟家長相處的也不錯,但總是會讓父母覺得孩子跟自己有點離心,不聽話,固執(zhí)己見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有些家長覺得跟孩子處的像好朋友,但仍然無法干涉孩子的生活和行為。
親子關(guān)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guān)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quán)利與責(zé)任等,左養(yǎng)右學(xué)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xué)會運用哪些?
這個時期的孩子,家長在管理的時候不敢“硬碰硬”,擔(dān)心影響即將到來的中考,但放任不管,又擔(dān)心后患無窮。那么,面對兩難局面,家長該如何溝通,才能跟青春期的孩子建立起健康的親子關(guān)系呢?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在青春期的親子溝通中,要避免哪些容易進入的誤區(qū)。
1、自以為是的家長
很多家長為了樹立自己的權(quán)威形象,總喜歡擺出一副自己是過來人、啥都懂,總喜歡用自己的標準去評判孩子做事的對與錯 ,而不聽取孩子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其實這樣的家長是自己不愿意降低家長的身份去跟孩子做溝通。
比如我們說一個家中常見的情形:孩子在家里吃東西會掉在地板上很多殘渣,父母看到就會立即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數(shù)落,其實這時候的孩子可能是想著等歡歡喜喜吃完后一并再打掃,省時省力還見效快。一個小例子就能看出,如果家長在批評孩子錯誤之前能先了解孩子為何這么做,就不會生出那么多的怨氣和發(fā)脾氣了。
北大青鳥職業(yè)教育的學(xué)生,以青春期年齡段為主,假如您的孩子正在青鳥的某個校區(qū)上學(xué),當您因為孩子在學(xué)校里出現(xiàn)的某些問題而被青鳥班主任電話溝通或是家訪溝通的時候,各位家長,您是先了解清楚情況后再去配合老師管教孩子呢?還是二話不說先把孩子批評或打罵一頓再說?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jīng)具備了自尊和自愛,一頓打罵后,他的心理能否承受的住?家長考慮過嗎?所以,家長千萬不要把個人的主觀判斷作為批評孩子的唯一標準,要了解情況后根據(jù)事實和孩子進行溝通,做出自己的判斷,也給孩子思考和反省的機會,這樣才能健康成長。
2、喜歡盲目“攀比”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有一個如影隨形的伙伴,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我們家長也一樣,小的時候也被自己的父母拿去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過。雖然父母們都認為這樣的比較能給孩子帶來前進向上的動力,但是這對于正處在青春期的孩子來說,被過多的比較后,不僅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會生出原本沒有的逆反心理。
尤其是家長用自己孩子的弱項去跟別家孩子的強項比較時,孩子會認為自己父母是看不上自己的,干脆自暴自棄得了,今后也會更加跟父母老師作對。
如果家長在比較孩子前多多思考一下呢?比如,用一個跟自己孩子情況差不多的“別人家孩子”來對比, 兩人在對比中總有相互高低的時候,這樣,反倒會激發(fā)孩子的思考,激起孩子的斗志,去反省自己的問題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然后會努力去在這些方面進行改正和加強。
所以,家長們用自己家孩子盲目去對比別人家的孩子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不僅不會起到應(yīng)有的效果,還會適得其反。正確的做法是,找到合適的比較對象和目標,讓其能成為孩子上進的推動力。
3、推卸責(zé)任不擔(dān)當
家長不總是正確的,也有錯的時候。有時候家長錯了,但是拉不下面子承認,只是一味地推卸責(zé)任給孩子,覺得孩子小、好糊弄。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家長覺得維護了自己的“尊嚴”,但孩子學(xué)到的卻是逃避和推卸,同時,不再信任家長,會認為即便自己做的再好,家長也不會兌現(xiàn)承諾。
這種情況下,家長只有清楚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并且勇于向孩子承認錯誤,才能讓孩子明白:認錯不是一件丟臉的事,只要能認識到錯誤在哪里,并加以改正,就可以得到別人的認同。
青春期的孩子,發(fā)育可能沒達到成年人,但心理上和思想上都是“大人模樣”了。我們現(xiàn)在生活的周遭環(huán)境因素比較復(fù)雜,都會使得孩子們在思想上過早地成熟,只是在行為上還沒有過多的歷練,所以,這個時候父母跟孩子之間的有效溝通重在相互間的尊重和認可。
當家長看到孩子做的好的地方,要及時積極表達自己的認可,當然也要在孩子面臨抉擇的時候,尊重他的選擇。當看到孩子對某些事物產(chǎn)生誤解的時候,也要及時管理和矯正。切記: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jīng)長大了,他們有著基于父母思想基礎(chǔ)之上更好的想法和更高的發(fā)展,不能再以家長自身的判定為依據(jù)去教育孩子,當然也不要過于溺愛孩子。這樣,與孩子的溝通進行順暢了,才能讓親子關(guān)系越來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