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期沉迷手機如何教育(孩子叛逆玩手機厭學專家教你三招)
當時媽媽和老師視頻連線了近三小時,自述孩子在初二以前還是比較聽話的,學習成績算是中等偏上,但現在非常厭學,愛玩手機,缺乏自制力。甚至于,這個孩子曾逼迫父母寫保證書,來達到自己無節制玩游戲的目的。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因為手機的問題,孩子跟爸爸鬧得很僵,孩子手機被爸爸摔過好幾次。另外,孩子在學校和老師同學也經常發生矛盾沖突,完全沒有一個正常在校的學習狀態,孩子學習成績現在基本是年級倒數。
我校老師在詳細了解家庭和孩子的具體情況后,手把手的指導孩子父母面對孩子的問題:如何用合適有效的語言去溝通、如何去具體實施,如何科學分步驟的去解決。同時幫助調整改變了教育模式,和親子溝通的方式和語言。
孩子父母在改變觀念和態度后,能把話說到孩子心里了,也能及時肯定、認同孩子了。家庭親子關系改善后,孩子臉上有笑容了,也能主動跟爸爸媽媽聊天交流了。
而孩子在經過一個月的在校學習,精神狀態變好了,也能自覺主動地安排學習。兩個月的時候孩子有主動意識的管理時間,而且每天早睡早起,還改掉了不良的生活習慣。
孩子持續在改變,表現越來越好。而父母方面,老師也指導他們去重視認同、表揚孩子。并將家中事情的清單、時間的清單、食物的清單列出來,請孩子參謀,并給出了具體的步驟方法去推動孩子。
經過半年的在校生活學習,孩子正常回歸校園。以往那些壞毛病都看不到了。
通過回顧這個案例,我們不難看出:真正的教育,從來不是點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風化雨、自然無為的過程。
想要孩子變成“別人家的孩子”,我們就要先變成“別人家的父母”!父母與孩子共同的改變,共同的成長,才會成就孩子和家庭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