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和橙子媽媽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等小橙子出生,長滿一周歲,我們就要做回自己!干自己想干的事情!”這不是臨時的頭腦發熱,而是我們認真商榷之后的結果。
在很多人看來,我們90后這代人會有什么憂慮?整天吃穿不愁,有著一份穩定的工作,父母也有自己的退休工資,我們只用顧自己的生活,一定會活的很開心很滋潤。
可就是因為不愁吃穿,物質條件有了滿足,所謂保暖思淫欲,我們這代人才有了自我實現的愿景。工作想找個喜歡的,對象要找個自己愛的,很多事情都想要自己做主。
可我們這一代的父母呢,在他們那個年代里吃不飽,穿不暖,物質生活的匱乏讓他們對穩定的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向往,對他們來說有個穩定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我經常和另一半談心說道:“和父母呆的久了,真想搬出去住?。 闭f這話的意思不是覺得父母對我們不好,而是兩代人的觀念在很多生活事情上都會有出入,如果溝通不好的話,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很多的矛盾。
我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有沒有這樣的困惑:父母希望你一輩子平安穩定,就這樣平平淡淡地過一生,而你想要的是多體驗,多看看這繁華的世界,由于觀念的不同,父母往往會把自己的一些觀點強加在子女身上,他們不想讓子女跳騰,想讓他們過一輩子的安穩生活。
可又有什么力量能阻礙一顆年輕的心,這就像巨石也不能阻擋頑強的小草去生長一樣。
就這樣,長此以往地生活下去,孩子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父母也覺得孩子的思想幼稚不聽話,久而久之就難免會有一些爭吵和分歧。
曾經的我也試圖很多次和父母進行溝通,而父母大多時候的回答卻是:“你想選擇你要的生活,你有能力嗎?出去了只會餓死吧!”
父母對孩子的不信任,往往會讓孩子有很深的挫敗感,覺得自己干什么都不行,漸漸地孩子做一些事情也不再和父母商量,因為他們很清楚,商量的結果大都會以爭吵告終。
我和另一半相約等孩子大點了,就要做回自己,掌握生活的主動權,為自己勇敢的活一次。我想這也是說出了我們這代很多人的心聲: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們這代人,有多少人選的工作是聽了父母的話,又有多少人在自己的婚姻面前選擇了妥協。有時候真覺得父母愛的方式對子女來說成了一種無形的枷鎖,是他們的一些觀點讓自己遲遲不能勇敢的做一些決定,以至于蹉跎了青春歲月。
可人生卻是我們自己的,不是父母的,我們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該過怎樣的生活,我們有選擇的權利。
所以當下大部分年輕人和父母的相處方式都是選擇不說,對父母還是要孝順的,但該做決定的時候,自己也要大膽的去做,這才是好的相處之道。
父母有他們的生活,我們也有自己的路要走,我們和父母的相處只能用時間去一點點磨合,希望到最后我們都能成為互相理解的父母和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