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發現孩子撒謊了,先別急著批評,得這么教才管用(小孩怕挨罵喜歡撒謊怎么辦)
昨晚,有位媽媽在群里訴說了自己這兩天的煩惱。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的講解如何培養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前兩天,接他回家之后,會發現他書包里總是會莫名其妙多一些玩具,問他,他會說是媽媽買的、爸爸買的、奶奶買的,這在我們大人看來,很明顯孩子在說謊。細問之下,孩子才說出是從幼兒園拿回來的。
當時我真的很生氣,他不僅隨便亂拿東西,還學會了說謊。但我還是忍下了,耐心跟他講:明天就把東西還回去,跟老師主動承認錯誤,告訴他不能說謊。
雖然孩子最后把玩具還回去了,但我還是擔心他以后還會再犯,所以這幾天也在尋思自己應該怎樣做,才能教好孩子。
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之前那個在媽媽懷里甜甜笑著的小天使,開始學會說謊了。
為了不去幼兒園,謊稱自己肚子痛;
為了多玩一會兒,謊稱自己作業做完了;
為了父母的獎勵,篡改自己的考試分數。
孩子撒謊的問題,讓很多家長都覺得頭疼。
其實,據多倫多大學的發展心理學教授李康研究發現:2歲孩子的撒謊率約占30%,3歲孩子撒謊率達到50%;4歲之后,更是極為普通的正常現象。
所以,可以說每一個孩子都愛撒謊。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說謊,先不要一味地責罵批評,而是應該先弄清楚孩子說謊的原因。
有家長就分享了自己的經驗:
兒子現在也是上幼兒園的階段 而我是一個說到做到的媽媽,常常因為孩子的撒謊而懊惱,真搞不懂,為什么自己的孩子不能像我一樣。但在了解孩子之后,兒子大多數撒謊,是因為怕被責怪。有幾次從幼兒園回來后撒謊,是因為想要取悅我們。我也反思自己和爸爸的教育過程,太多地方不足,希望現在改還來得及。改變之前的方法總比什么都不做強,希望我的孩子會越來越好。希望自己越來越好。
從這位媽媽反映的來看,我們能看出孩子撒謊的其中2個原因:
一、害怕被責怪
很多父母對孩子很嚴厲,輕則罵、重則打,尤其是在對待孩子學習成績這件事上,如果孩子成績考差了、下滑了,首先對孩子就是進行懲罰。而孩子就會為了逃避懲罰想辦法,做出涂改成績的行為。
哲學家羅素說:“孩子不誠實,大部分是恐懼的結果。”
孩子畏懼家長的權威,擔心自己成績下滑了,會受到大人的懲罰,所以他為了保護自己,就會選擇對大人說謊。
二、想要取悅父母
在我們的生活中,父母們總會給孩子帶去一些無形的壓力,尤其是部分父母喜歡拿“別人家的孩子”跟自己孩子作比較,夸別人家孩子有多乖、多懂事、成績有多好,這對孩子就是一種施壓。
孩子渴望父母夸獎自己、獎勵自己,為了引起大人的關注,就會撒謊來討取父母的歡心。
除此之外,孩子撒謊還有這兩點原因:
三、孩子不想丟面子
對于一些孩子來說,看到別人有好玩的玩具,而自己沒有,他也會謊稱自己家里也這樣一個好玩的玩具。
四、受父母言行的影響
每個孩子都非常聰明,且模仿能力很強,父母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舉止很容易就能影響到孩子。
比如有的父母可能因為一些私事需要請假,就謊稱生病了請病假,而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看到爸爸媽媽沒有生病,卻請到了假,孩子也會進行同樣的模仿。
找到了孩子撒謊的原因,我們就來想辦法,幫助孩子改掉撒謊的壞習慣吧!
一、父母以身作則
上面我們就說到,孩子撒謊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父母曾當著孩子的面撒謊,那么,我們做父母的就要約束好自己的行為。
孩子,就是反映是父母行為的一面鏡子。我們想要孩子有教養、不撒謊,父母首先就要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孩子本是純潔無瑕的,他們會模仿父母的行為。所以,我們父母要時刻檢討自己的言行,從生活小細節出發,給孩子做好誠實的榜樣。
二、懂得鼓勵、表揚孩子
每一個孩子都渴望得到身邊人的鼓勵和表揚,尤其是父母的肯定。
所以,我們父母不要老是拿孩子跟別人做比較,貶低自己的孩子。父母要懂得看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給予他們肯定,懂得表揚孩子,尤其是在孩子有了誠信的表現之后,及時給孩子表揚,孩子在得到肯定之后,會把誠信牢牢扎在心中。
三、為孩子提供一個相對寬松的成長環境
對于那些因為害怕懲罰而說謊的孩子,他們的家長應該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了。
重壓之下,必有反擊。
家長們停止自己無休止的抱怨和責罵吧,告訴孩子不必為了掩蓋真相而說謊,如果做錯了事,及時告訴家長,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孩子成績下滑了,與其責罵,不如先給孩子一個擁抱,然后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問題并解決問題。
家長做好這3點,比一味地對孩子進行打罵教育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