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課態度不端正是什么原因(孩子的態度不端正怎么樣去教育)
孩子學習心不在焉,成績又下降,晚間寫作業之余,老愛犯困,常常寫作業時就睡覺了。
初高中學習是孩子處于青春期的階段,也是孩子學習當中最關鍵的六年,因為它涉及到了中考與高考,左養中學教育賴頌強再講孩子的學習方法和考試心里調節的直播課里,系統的講解到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效率,提升考試時候的心理素質,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許多家長面對孩子這樣的表現都束手無策,非常的苦惱。那孩子為何會變得這樣反常呢,到底是什么原因才導致孩子出現這樣的表現?
小區的一鄰居我們都叫她荷姐,荷姐的兒子今年也讀小學五年級了,成績非常不錯,基本都排在班級的前幾名。
但是前兩天,和姐碰到兒子的班主任,班主任表示兒子成績確實不錯,但是最近,上課的表現有點心不在焉,偶爾還會打瞌睡的習慣。
班主任認為孩子能保持這樣的優秀成績,這都是多虧孩子以前打好了學習基礎,學習上出現短暫的怠慢并不會一下子影響孩子的成績,家長如果只看孩子的學習成績來監督孩子學習,這是不對的,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可能需要好長一段時間才會在成績上體現出來。
班主任還提醒荷姐,孩子最近上課經常有不好的習慣,注意力不集中,經常走神等等不良習慣,需要孩子的家長要加以重視。
荷姐經過與各個科任老師了解到,發現孩子的學習態度變得不端正,各個科任老師反應孩子最近做作業不認真,孩子認為自己的成績算是不錯的,沒有再進一步深耕的想法。
荷姐經過及時的了解孩子的狀況,并加以正確的引導孩子。最后慢慢將孩子學習不端正的態度給糾正了回來。
荷姐的做法非常正確,教育孩子就需要投入時間與精力,及時全面的去了解孩子的狀況,及時糾正孩子的學習態度。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孩子的不良學習態度,放任孩子發展下去,時間久了,就很難糾正回來,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原本積累的學習基礎,慢慢地迭代在時間的推移上,這時候發現孩子成績下滑的時候,往往已經來不及了。
學習不端正的表現有哪些?
1、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愛走神
出現這樣的現象,可能是課程內容不夠吸引孩子,又或者是孩子的興趣點比較低,家長可以帶孩子多參加一些活動,或者是爬山旅游等等,增加孩子的世界觀,提高孩子興趣點。
盡量避免孩子這樣的學習態度,不僅影響了孩子自己的學習進度,也會影響周邊孩子的學習態度。
2、很容易滿足自己的成績
孩子在班級里的成績排在前排,孩子就認為自己成績很好了,不需要再努力提高自己了,反正家長也不會批評。
但是請記住一句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孩子在這個班級成績不錯,對于別的班級來說不一定,甚至大到對于別的學校來講,孩子所在的學校出的題材根本不值得一提。
3、對學習任務沒有計劃
學習也需要未雨綢繆的思想,孩子對學習有著自己的計劃,才能有效的分配時間去學習。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拿不出學習計劃,孩子面對學習,多半是應付的表現,有什么作業按時完成不被家長批評就行這樣的學習態度,是非常被動的,成績也會不理想。
4沒有正確認識到學習是為了什么
這個問題是很嚴重的問題,如果孩子在學校里學習,對學習的認知非常狹義,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學習,為誰而學習。
這樣孩子往往不會真正地付出努力去學習,因為孩子錯誤的認知,認為學了也不是為了自己,有些孩子會認為是考好成績給家長和老師們看的,找不到學習對自己的意義所在。
所以家長要及時認識到孩子的學習態度,才能正確引導孩子的學習態度,必要時要進行合理的干預,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要學會自主學習,而不是在家長的監視下被動地去學習。
對孩子學習有影響的因素有哪些?
1、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只要人對某些事物非常感興趣,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動力去探其究竟,興趣能讓人不斷開發自己的潛力,如果孩子對學習非常感興趣,就算老師和家長不督促孩子學習,孩子成績也不會差。
2、環境
每個人的成長環境都不一樣,環境的不同也影響著孩子走向什么樣的人生道路,就比如“狼孩”這個故事,講述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從小都與狼生活在一塊,由于孩子脫離了人類社會的環境,在狼群中的環境中成長,最后被人發現這個孩子時,不管人們怎么教給這個孩子人類的語言,或者是人類其他技能,這名狼孩都學不會。
同樣,孩子成長的家庭環境是否良好,很大程度取決于父母,父母注重孩子的學習,就會想方設法去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3、自信心
如果孩子成績不理想,同時孩子又很在意自己的成績時,家長要及時鼓勵孩子,因為孩子成績不理想,會讓孩子學習自信心缺失,沒有自信心學習會越來越差。
4、家庭的教育
如果家長總是訓斥孩子,或者強迫孩子的方式去讓孩子學習,孩子會產生反抗的逆反心理,這更不利于孩子的學習進步。
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有一個端正的學習態度,但是有些孩子偏偏學習成績就是不好,也很難糾正孩子的學習態度,遇到這類孩子真是讓人氣火,但是氣火歸氣火,家長需要正確認識孩子,采用有效的方法來幫助孩子學習更進一步。
家長該怎么做,才能有效端正孩子學習態度?
許多家長在夸贊孩子的時候,又想孩子意識到家長想要傳達給孩子的意思,但是這個意思往往被孩子忽略掉了。
比如家長這樣夸贊孩子:“你學習成績很不錯,只是有時候不夠細心”簡簡單單兩句話,家長的重點是讓孩子意識到自己不夠細心,但是在孩子看來,更看重夸贊的那句話,往往忽略了后面的重點。
不經意間這個夸贊成了孩子驕傲的資本,只要孩子認為自己成績不差,就很難有積極上進的心理,因為孩子覺得這樣就可以了,不需要再提高自己的成績了。
家長在糾正孩子學習態度過程中,要注意這些:
1、家長以身作則
許多家長吩咐孩子去學習后,自己卻捧起手機玩了起來,如果家長這樣的行為讓孩子知道,孩子便不能專心學習,也想著要玩手機。家長應該適當陪同孩子學習,比如孩子在寫作業,家長可以在旁邊看書,給孩子做好一個榜樣。
2、學會管理時間
想要高效率地學習,就必須學會管理時間,學習人要有時間觀念,家長可以參考學校的課程表,來給孩子定一個學習和休息的時間規劃,讓孩子按照這個規定去執行,這個過程中可以不斷修改,改進這個時間安排表,尋找最合適孩子的學習方式。
3看待孩子的成績要正確、可觀
有時候孩子的成績不好,或者是孩子確實沒有用心學習,該批評就要批評,孩子成績確實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得來的,該表揚就要表揚。
不能一味的批評或者贊揚,這會讓孩子對自己的成績形成錯誤的認知,容易迷失自我,同時家長在批評教育時,要注意自己的態度。
自古以來,孩子學習態度是否端正一直是家長們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
一個人用心學習,那么教育他的老師就會用心教,反之,你不用心去學習,態度不端正,人家就不會用心教導你,兩者是相互的。
所以家長們要多加觀察孩子,及時去發現孩子存在的問題,如果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家長應該多與各個科任老師溝通,針對孩子的問題點,采用合理的方法是可以糾正孩子的學習態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