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是故事發生的根源所在,是一個束縛人、壓迫人的牢籠,三十年前的恩怨卻如命中注定讓他們在三十年后于此相遇,這一切的后果,便塵埃落定。悄然滋生的感情卻是深淵的開始,后母與繼子之間不是愛情,而是悲情,后母擺脫不了命運的捉弄,繼子擺脫不了后母的糾纏,就這樣,悲劇在上演,仇恨在彌漫。蘩漪雖有著舊式女子的外表,但她精神上卻如新式女子一樣有個性、有思想。她勇敢地追求思想解放,擁有無所畏懼、奮勇向前的富于反抗的個性。女子雖身體柔弱,但可以從精神上尋找力量,命運或許可以讓我們身不由己,精神卻是我們掙脫枷鎖的武器。
周沖沒有恩怨,有的只是無力反抗。他是一個單純、熱情、充滿理想主義的男青年,充滿陽光活力的他深深的喜歡著那個純情善良的女傭——四鳳。他富于幻想,生性浪漫,狂熱的追求四鳳卻遭到拒絕,為了四鳳的幸福又心甘情愿的放手。在他的思想里,愛情沒有界限,他的愛是單純的,不受封建思想束縛,深宅大院里的冷不能磨滅他心中的溫暖。他有著常人沒有的純真,有著沖破這污穢世界的執著。現實生活也許有污濁和血腥,但我們的心靈要保持純凈,擁有一份理想。
劇中的魯侍萍是一個舊中國勞動婦女,代表的是下層勞動人民。她正直、善良,但是在周公館卻倍受凌辱和壓迫。生活磨煉了她,使她認清了周樸園的本性,勇敢地控訴周樸園的罪行。她另一個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她純潔、高尚的母愛,見到“萍兒”是她唯一的要求。在經歷無數折磨之后,她終于從一個侍女變成一個有骨氣、有尊嚴的女人。她的兒子魯大海,性格直爽質樸、頭腦清醒、敢于反抗,作為工人的代表勇于反抗資本家無情的壓迫,是他們那個時代最典型的領袖,他的行動代表了底層勞動者最迫切的呼聲。風、雷、雨以肆虐眾生的姿態交織在一起,雷雨最是激烈,是憤怒與壓抑,是矛盾的爆發點,一切人性的丑惡在雷雨之下都無法掩飾。兩代人、兩個家庭是兩個階級的對立,本就無法相容,命運的糾葛更不加留情,一天之內死的悲慘、瘋的悲痛、逃的無情。
雷雨的四幕,憤怒一步一步積累,丑陋的人性由淺入深的伴隨著雷雨被深刻的揭露,以雷雨化解這憤怒,鞭撻這人性,批判這制度,抨擊這社會。但這并不是結束,它給人以無情的毀滅的同時,又種下希望的種子。如敢愛敢恨的蘩漪,追求思想解放;如純真陽光的周沖,心懷至高理想;如正直善良的魯侍萍,擁有骨氣與尊嚴;如直爽不屈的魯大海,敢于反抗壓迫。雷雨要批判的誠然是這社會制度與人性,但其中表現出來的如同新生種子一樣的人性,卻是整部劇在無盡悲痛下描繪的希望,也正是作者奮筆抨擊所想要的新天地。雷雨,一悲,一痛,一毀滅,雨過天晴之后,便是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