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的男孩不愿和家長溝通怎么辦(17歲男孩如何溝通教育)
每位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問題都最為關心,希望孩子可以考上名牌大學,畢業后找到一個稱心如意的工作,將來組成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但近年來,問題少年的情況并不少見,確實應該引起家長的關注。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2020年4月17日,一位女司機在上海的盧浦大橋東向西主橋段上停車,女司機先是下車走到左后座的窗外,仿佛想與車內人員對話,但是車內的人員并未打開車門。然后她返回駕駛座位,關閉車門,但是并未啟動離開。這輛車在原地停留一段時間之后,突然左后側車門突然打開,一男孩突然跑下車后翻越欄桿跳下高架橋,緊跟著的女子因沒能抓住他捶地痛哭。據了解,男孩今年17歲,是某職校二年級學生,女子是他的媽媽。當時正駕車載著男孩,男孩因在校與同學發生矛盾遭其批評后跳橋。120到場后確認,男孩已無生命體征。
家長朋友們!如何才能避免這樣的悲劇重演呢?我覺得,做為家長不僅要給予孩子衣食住行方面的滿足,還應該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避免孩子做出極端的行為。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家長應該在孩子小的時候多注重有效溝通
首先,應放低家長自己的姿態,不要把意愿強加給孩子。多聽聽孩子的見解,尊重孩子的各種想法。家長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強迫孩子做出調整,這樣做往往會事與愿違。對孩子少責罵,責罵只會讓孩子負面情緒越來越大。耐心傾聽,不搪塞敷衍。適當鼓勵孩子的決定,有助于孩子的自信心。
其次,多與孩子溝通。孩子和家長溝通少,說明家長對待孩子的教育方式讓孩子不舒服。因此,出現上述這種情況,家長要引起重視,多反思自己的言行。從孩子的角度想想自己的教育方式,才能發現問題的原因。家長如果不重視這些問題,很有可能導致孩子孤僻,甚至做出極端行為。從17歲少年跳橋案例分析,家長溝通不暢,導致突如其來的情緒無法疏解,最終爆發成慘劇。作為家長,在與孩子溝通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孩子的需求,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孩子,引導孩子勇敢面對生活壓力。
最后,教育孩子勇敢對待失敗。我家外孫女小時候摔倒了,趴在地上不起來。我就鼓勵她自己爬起來,從來不幫助她。時間長了,外孫女再摔倒了,自己就爬起來了。歐洲有一句古老的諺語:“在命運向你擲來一把刀的時候,你只能抓住它的兩個地方:刀口或刀柄。”如果你抓住刀口,它會割傷你,甚至置你于死地;但是,如果你抓住刀柄,你就可以用它來打開一條通道。這個諺語告訴我們,危機與生機并存,對于永不退縮、永不屈服的人來說,永遠不會有失敗。
總之,教育孩子應從小做起,采用正確有效的教育方法,學會有效溝通,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屏障,對孩子的一生將產生深遠而有益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