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與學生溝通的方式與技巧(高中班主任如何與學生溝通技巧)
班主任與學生溝通交流過程中經常存在的問題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第一班主任與學生溝通不及時。
班級人數過多,導致班主任無法兼顧,對一些事件的發生未能及時發現并進行處理。
學習上的問題和生活上的問題都是需要從任課教師或同學處得到反饋。
第二班主任與學生溝通時多為批評
班主任與學生無論在學習中還是在日常生活的溝通中都處于一種地位不平等的狀態,班主任掌握著話語權,看不到學生的優點,使得溝通變得困難。
第三班主任與學生溝通以“學業”為主
迫于高考的壓力,班主任們不得不將學生的成績放在第一位,學習、分數、名次是班主任與學生的交流中不可避免的內容。
但學生更希望班主任能和他們多交流一些人生、情感之類的問題,因為很多時候他們會經常需要一個指路人。
第四班主任與學生溝通以“學業”為主
班主任對于溝通方面的知識不夠重視,并且大部分學生更缺乏學習溝通方面知識的主動
第五學生溝通主動性的缺乏
在班主任與學生間溝通中,學生的主動性很弱,也許是因為學生對班主任有畏懼心理,或是性格原因等,對班主任缺乏理解和信任。
班主任與學生的溝通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缺少深入的溝通。
師生之間的溝通問題已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自人類有教育活動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交往、交流、溝通便沒有停止過。特別是對于老師和學生,溝通尤為重要。
班主任提升自己的溝通技巧,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更加通暢,這也是每個教師努力追求的目標。
畢竟對高中生而言,班主任對其正確的引導,將會改變學生的一生!
班主任與學生溝通時,要注意哪些方面的技巧和問題呢?
班主任與學生溝通技巧
1.學會傾聽的技巧
傾聽是最好的說服!
溝通時看著對方的眼睛,目光真誠;隨時作出反饋,微笑、點頭或說表示肯定的詞;適時提出疑問,增強互動;耐心聽完,切忌打斷和隨意評判。
通過眼神和表情等讓學生感受到你相信他們可以解決好問題,這是一種情感上的認同。
讓對你傾訴的學生感受到你能設身處地地理解他的意思,并給予了他所期待的反饋,達到與學生實現情感的共鳴,這才是傾聽的最高層次。
2、學會選擇溝通時機和溝通環境
如果有條件就選單獨的談話室,讓學生坐下,和老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或是在操場上和校園里散散步。
以一種輕松的方式與學生交流,更容易走進學生的內心。
最好不要在雙方都情緒激動的時候進行溝通,這種時機下的交流往往只會激化矛盾,增加新的矛盾,在雙方都平靜下來之后再溝通效果會更好。
3、在溝通語言上下功夫
語言不只是一種溝通工具,更是一種藝術,尤其是對于作為學校的教育工作者來說更顯得重要。
通過知心話語的溝通,學生能理解教師對他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確性,并且幫助他們轉化為行動。
而教師也能夠理解學生言行產生的背景,透析學生言行的真正動機,從而在情感上,師生之間能相互接受,將心比心,不曲解對方。
4、轉換師生觀念,注意師生平等溝通
不裝腔作勢,不虛偽,真誠地表露自己的思想,給學生以親近感,才能實現師生之間真正的平等和自由地溝通交流。
在與學生的交往中,班主任能將心比心,正確了解學生的感受和情緒,給出真誠的關懷和理解,將有助于實現班主任與學生的有效溝通。
5、從學生反饋的信息中判斷溝通是否成功
成功的溝通有兩個關鍵因素:教師傳遞給學生有說服力的信息;及時收集學生的反饋信息。
溝通完成之后,教師只要看看學生的反應就可以判斷溝通是否成功,學生是不是按照你所希望的那樣去想了、去做了,他們對你的印象如何。
顧明遠教授說:“優良的師生關系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種珍貴的教育資源。”
師生之間的溝通是一門藝術,是很有技巧性的。每一個學生都有個人價值。愛學生,就需要走進他們的感情世界,把他們當朋友,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
不斷和他們溝通,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讓師生關系和諧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