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和家長溝通孩子在幼兒園的事情(上幼兒園跟孩子如何溝通)
入學一周半,大約為十來天時間,有一些小寶們還不適應幼兒園里的生活,整天哭。大人很擔心。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這里分為兩類情況,一類是初次入園的小朋友,前一周總會哭;另一類是轉班的小朋友,不適應環境,哭著不想去讀書。
有一位奶奶給她的孫女,從小班轉到了中班,因為也是按年齡去分班。到了中班,這位奶奶的孫女,一天要哭上好幾回。結果你猜怎么著?
結果老師讓這位奶奶陪了孩子一些時間,這樣的做法是先讓孩子安下心來,慢慢地適應環境。
昨天哭了一整天,今天也哭了一整天。凡是在園里有一點愛哭的小朋友,這些都算是正常現象。幾歲才不會在園里哭鼻子?
答案可能會不一樣。
據調查,學前班的孩子,也喜歡哭。一般是由于開學不久,孩子想爸爸了、想媽媽了……諸如此類。
孩子愛哭是因為得不到肯定。
那一位奶奶也表示了一些理解:“2位老師需要照顧36位小朋友,有時可能忙不過來。”
如果你家的小朋友,剛入學也有哭的現象,先不要罵孩子;罵了孩子,你可能了解不到孩子在園里的真實情況。
那么需要做的是:每一天問一問孩子哭了沒有?吃飯了沒有?有沒有不開心的事情。
而孩子的這一些情緒,需要大人多多關注到他們的內心成長。
有時,假若大人不問,或許孩子也不記得告訴大人;兩天后,孩子們可能把在園里哭的一些事情忘了。但是,小朋友的情緒一直在那里,重復地出現。
大人需要做的是什么呢?
1.放學后
放學后不要馬上回家,帶孩子多在操場上玩一玩。大人和孩子相處過的地方,孩子能慢慢地把它變成熟悉的地方。
很多家長會帶孩子在滑滑梯那兒玩上一段時間,玩了滑滑梯之后,孩子們產生了上學的興趣,從而每一天都會有一些期待。
2.保持溝通
大人和老師之間的溝通,少說一句話不如多問一句話。一般跟老師之間,應該多問一問孩子的情況。
愛哭的孩子,有一些孩子是出于安全感的缺失,才導致內心的脆弱。
唯一需要多做的是多和孩子之間聊家常,和孩子做朋友,才可能得到你想要問到的“擔心”。
如果一味地批評孩子,孩子便會把內心攤開,一件一件地數落出來。先把對孩子設下的條條框框拿下來,然后鼓勵孩子,告訴孩子幼兒園其實也有很多的樂趣;肯定孩子在老師和同學中的融洽程度。
當這些屏障摘除了以后,孩子入園就不會再哭了。(喜歡的朋友,記得點贊+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