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臟話時父母的對策(家長在孩子面前說臟話的危害)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的講解如何培養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昨天,和瑞兒一起玩玩具,我們在玩小汽車比賽,比賽的時候,瑞兒走錯了路輸了。
本身我是讓著他的,但他不是走錯路,就是墨跡,不好好走,后來我就干脆不讓了,贏了他,而贏了他之后,他不甘心,也不愿意,甚至覺得我就應該讓著,不該讓他輸。
看到我贏開始哭了起來,并且對我說:“壞媽媽,臭媽媽,我不愛你,我打死你。”
聽到他的話,我氣急了,想不通為何會說出這樣狠的話,而且我這么愛他,瞬間覺得很傷心。
我生氣了,對他說:“你要這樣就別和我說話了。”
說完就回了臥室,而瑞兒一個人在客廳哭泣。
其實,瑞兒說這樣的狠話不是第一次了,有時候會說:“我不要你了”,“我要打你”等等。
面對孩子這樣說話,很多父母和我一樣,是無法接受的,畢竟我們如此愛孩子,可孩子卻這樣說,我們必然是傷心和失望的。
不禁疑惑,為何孩子會這樣說話呢?
為何孩子喜歡說狠話呢?
幾乎每一個孩子都會說狠話,對父母說一些讓父母難以接受的話。
比如:
“我掐死你。”
“我咬你”
“我要把你撕成碎片”
“我要打你”
“我要踢死你”等等。
一個很小的孩子,每天被我們用心愛著的孩子,突然說出這樣的話,父母必然是生氣的,也是失望的。
但其實,孩子說了這樣的話,并不是孩子真的要這樣做,而是他們到了詛咒敏感期。
在這一時期,孩子很喜歡說狠話,只要他們聽到的,他們想到的,什么狠就說什么。
而什么是詛咒敏感期呢?
所謂的詛咒敏感期,是指兒童在學習語言的初期,也就是3歲左右的時候,他們接觸到有些臟話或者是帶有詛咒的話之后,喜歡不分場合地胡亂使用,越是被制止就越喜歡使用,不過一旦過了這個階段,就又恢復了,而這個時期,被稱為詛咒敏感期。
當孩子在這個階段的時候,就喜歡說詛咒的話,喜歡說臟話,在他們看來,說這些話的時候大人有反應,不是阻止,就是生氣,他們覺得很有趣,就越來越喜歡說了。
其實,并不是孩子心眼不好,而是這一時期的孩子,他們在逐漸明白語言的力量,也逐漸知道語言的作用,但此時他們又太小了,不太分輕重,所以說話的時候,不知道輕重,就很容易說出大人不能接受的話。
所以,面對孩子說臟話,我們不要著急過火,這其實是孩子成長路上必經的一個階段,也代表孩子在不斷地成長。
父母錯誤的反應,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
孩子說臟話,其實很多父母是不接受的,很多父母是不理解的,甚至想不通為何小小年紀就開始說這樣難聽的話,這樣狠的話,我們怕孩子學壞了。于是會強行的要求孩子,甚至會責罵孩子,給孩子貼標簽。
一旦我們反應過激,對孩子來說,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網上看到一名網友的分享,說小時候自己對父母的感覺,就是父母不愛自己,父母不喜歡自己,甚至還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孩子,而慢慢地自己也這樣認為了,反正自己不好,也不需要做好,便從此墮落了。
初中畢業就輟學了,上班以后不和父母聯系,好幾年不回家,自己的任何事情也不告訴父母,從不關心父母。
不得不說,這樣的人,一輩子都是苦的,而這一切的根源就是曾經被父母貼過的標簽。
她說小時候,自己沒有任何的影響,但是父母說她從3歲開始,就說臟話,就說一些狠話,那時候,家里姐妹3個,父母就覺得自己是最不好的,也是最沒出息的,從那時候開始,父母就總說自己是壞孩子,從小就不好。
所以,我們總以為孩子小時候說壞話我們兇孩子了,孩子就知道自己做的是錯誤的,就不該這樣去做了,但其實并不是。
孩子不過是好奇,而我們的方式卻深深地傷害了孩子,讓孩子自我否定,讓孩子痛苦,甚至毀了一生。
面對孩子說狠話,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孩子說狠話,并不是多么奇怪的一件事,也并不是多么不能理解的一件事。
對孩子來說,他們不過是好奇,不過是覺得有趣好玩,我們只需要用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就好了,千萬別用錯誤的方式,最后傷害了孩子。
那么面對孩子說狠話,我們可以這樣去做:
- (1) 采取冷處理
孩子說狠話的時候,我們越制止,孩子越喜歡說。
因為孩子覺得很有趣,在他看來這是和我們玩,所以才會一次次地說,一次次地逗我們玩。
但其實,孩子覺得有趣,是因為我們的反應太敏感了,我們對孩子說,不許說,不能說的時候,孩子就想故意說說看。
但若是孩子說完了,我們沒有任何的反應,那么孩子就覺得不好玩,也會覺得很無趣,便不愿意玩了。
所以,當我們說臟話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冷處理,也就是聽見了也假裝沒有聽見,這樣孩子覺得說這些話很無趣,所以他們就不愿意說了。
慢慢地時間久了,孩子也就順利地度過了這個階段。
- (2) 尋找孩子詛咒的源頭
每一個孩子都不會突然之間就說臟話,也不會突然就會說狠話,能夠說出來這些話,必然是有來源的。
比如和伙伴們一起玩的時候,聽到的,或者是看電視,玩手機學到的。
此時我就要學會杜絕,比如那些小朋友經常說臟話,這樣的孩子,盡量不要帶著孩子去玩。
孩子看什么節目的時候,說臟話了,具體到很細節的上面,我們也要判斷這個節目的價值觀是不是值得的,若是值得的,就允許孩子看,若是不值得,就直接不要孩子看這個動畫片或者是節目,這樣的節目對孩子沒有任何的好處。
每一個孩子會說臟話或者是狠話,都是模仿來的,有時候是父母有時候是爺爺奶奶,不管是誰,一旦孩子模仿了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若是我們說了,就要從自身先做起。
當我們杜絕了源頭之后,孩子接觸到的臟話就少了自然說的也就少了。
- (3) 嘗試用良好的語言去回應孩子
孩子說臟話的時候,我們的反應決定了孩子下次會不會說,當我們反應很敏感的時候,孩子就喜歡說。
但其實,想要杜絕孩子說臟話,我們除了冷處理外,還可以用一種方式,也就是好的語言去回應孩子,讓孩子慢慢地不說這些臟話了。
比如孩子說:“我討厭媽媽”,此時我們不要對孩子說:“媽媽討厭你。”而是這樣對孩子說:“可是媽媽很喜歡你呀,很愛你的,你是媽媽的心肝寶貝。”
孩子聽到媽媽的話,心中暖極了就忘記了說臟話,慢慢地時間久了,我們正面引導得多了,孩子就會越來越不喜歡說臟話,也會和我們一樣,喜歡說一些好聽的話,一些正面的話。
- (4)當孩子使用了美好的語句時,要及時給予贊揚
孩子和大人一樣,當他們做了好事,說了好聽的話之后,就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可,當孩子說了好聽的話,或者是一天不說臟話之后,我們就要表揚孩子,鼓勵孩子。
孩子覺得不說臟話是好事,說好聽的話父母會很開心,也會很喜歡自己,而他的表現也很棒。
他們會擁有成就感,從而更喜歡說好聽的話。
其實每個人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有動力的,而孩子也是如此,想讓他們不說臟話,說好聽的話,就要學會鼓勵孩子,讓孩子愛上說好聽的話。
養育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們父母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進步,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教育好孩子,讓孩子越來越優秀。
與大家共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