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有個7歲的男孩,小家伙特別聰明,特別可愛,但是朋友卻很苦惱,原因是孩子無論做什么事總是拖拖拉拉,磨磨唧唧,旁人看著都心急。朋友氣急之下,就吼孩子,甚至有時候還打兩下子。可是孩子還是老樣子,一點變化都沒有。
孩子做事磨磨蹭蹭,家長千萬別著急,本人教你2步解決問題。
首先,找準原因。
其實孩子做事磨磨唧唧、拖拖拉拉并不是故意的,而是有原因的。第一,生理因素拖延癥。比如有的孩子自小營養不足,體質較弱,反應較慢,做事就會拖拖拉拉。我小時候的一位小伙伴,無論是學習做作業還是幫助父母做家務干農活,都比別人慢八拍,村里的人都嘲笑這孩子太懶。其實并不是他懶,而是他體質較弱,反應較慢,因而做事看似磨磨蹭蹭。
第二,心理因素的拖延癥。比如說有的孩子缺乏自控力,做作業時喜歡一邊寫字一邊玩。再比如有的孩子時間觀念比較淡薄,做事慢慢吞吞的。我見過一些孩子,剛剛開始做這件事,就又想著別的事了,這樣一打攪,手頭的事情就慢了下來,顯得拖拖拉拉,磨磨唧唧。
其次,對癥下藥。
孩子有拖延癥并不可怕,只要我們找準了原因,對癥下藥就行了。
第一,對于生理因素的拖延癥,比如體質較弱的孩子,就要加強營養,保證睡眠,讓他們的精力和能量更加充沛,身體好了,才能集中精力把事情做好。我見過一位老年人,一輩子體質差,精力不濟,做事總是慢慢騰騰的。
第二,對于心理因素的拖延癥,比如缺乏自控力的孩子,就要有目的有步驟地設計一些活動來改善他們的意志力。比如說一位家長為了訓練孩子的自控能力,就經常和孩子下象棋,父子倆凝神靜氣,一坐就是一個多小時。事實證明,這樣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從生理上改善意志力,讓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從而專注地做好事情,改變孩子做事三心二意、拖拖拉拉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