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專項招生利弊(農村專項招生容易通過)
除了我們所說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現在高校錄取方式包括自主招生、強基計劃、綜合評價等等,這些方式給更多孩子提供了去心儀學校的機會。其中對農村孩子非常重要的一個是高校專項計劃。
初高中學習是孩子處于青春期的階段,也是孩子學習當中最關鍵的六年,因為它涉及到了中考與高考,左養中學教育賴頌強再講孩子的學習方法和考試心里調節的直播課里,系統的講解到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效率,提升考試時候的心理素質,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什么是高校專項計劃?
高校專項計劃作為貧困地區三大專項計劃之一,是其中唯一一個需要在高考前進行準備和填報申請材料的特殊類型招生計劃。
全國有95所學校參與高校專項計劃,其中不乏一些武漢大學、中山大學之類的知名985高校,不同層次的學校都有,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報考,但是往往很多家長和學生并不知道有這個高校專項計劃,傻傻地錯過了這個去往好學校的機會。
今天,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高校專項計劃,并分析一下利弊。
什么人能夠報考?
這項計劃定向招收邊遠、貧困、民族等地區縣(含縣級市)以下高中勤奮好學、成績優良的農村學生,具體實施區域由相關省(區、市)決定。
1. 符合2020年統一高考報名條件
2. 本人及父親或母親或法定監護人戶籍地在實施區域的農村,本人具有當地連續3年以上戶籍
3. 本人具有戶籍所在縣高中連續3年學籍并實際就讀。
如果考生成功通過高校專項計劃,一般有兩種好處,一種是擇優錄取,一種是降分錄取。但需要注意的是,高考分數線必須達到所在省份的一本線。
先說說降分錄取,比如某大學要660分才能進,但是通過這個高校專項計劃,可能會對考生降20-60分,也就是最低考生只需要600分就能進。更有很多好的學校比如中山大學最低能給到,只要達到一本線就能錄取。
擇優錄取指的是將所有報名高校專項計劃某個學校的同學,在高考之后按照成績排名,按照成績從高到低排列,取前幾名錄取。這種方法相當于多了一次填報志愿的機會。
這兩種方式相比,降分錄取聽起來更好,但是初審難度很大,即對考生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核,但通過了后續高考壓力就小很多了;擇優錄取在初審只需要滿足戶籍等硬性條件即可,但后續高考還是有一定的壓力。
不同學校的政策是不一樣的,至于是擇優錄取還是降分錄取,家長和學生一定要仔細閱讀高校專項計劃的政策,而且要對目標大學的城市和專業有一定的了解。
接下來我為大家分析一下高校專項計劃的利弊。
高校專項計劃的好處:
1. 寒門學子圓夢名校
95所開設高校專項計劃的院校中覆蓋了國家的985/211院校。眾所周知,這些名校在高考中競爭越來越激烈,分數要求也越來越高。
而高校專項計劃的優惠方式我們前面也提到過了,降分錄取和擇優錄取下,考生高考的壓力會小很多,即使高考發揮失常了,也能憑借高校專項計劃進入國內名校。
2. 熱門專業開放且轉專業自由
首先,高校專項計劃開放的專業并不是全部專業,而是拿出來了一部分專業作為專項計劃錄取,很多人說高校專項計劃沒有好專業,但其實不然,有些院校開放的招生專業中不乏熱門專業如計算機類、經濟金融類和醫學類。
而且進入大學后,高校專項計劃錄取的學生和普通批次錄取的學生擁有同等的權利和地位,如果不喜歡這個專業,也可以轉專業。如若布恩那個轉專業,高校專項計劃招生簡章中會作說明。
高校專項計劃的弊端:
要說弊端,只有一個弊端,就是需要高考前報考,會占用部分復習時間。
在報考專項計劃時候需要填報申請材料,而且還要花大量的時間了解參與高校專項計劃的學校和專業,閱讀招生簡章,這對學生和家長都是一個挑戰。
而且四月份正是復習的關鍵時期,很多學校和老師根本不對學生介紹高校專項計劃,而是讓學生認真準備高考。
個人觀點:
我們常說“寒門出貴子”,然而近些年屢有“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言論。高校專項計劃可以說為寒門子弟打開了一扇門,讓他們擁有更多的機會進入名校學習,改變命運,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在這里,我給家長和同學們的建議是,積極嘗試的同時分清主次,有這個機會就要抓住機會,但同時也要分清主次,全心備戰高考,要知道,沒有高考分數,一切都是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