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拖拉什么原因導致的(孩子做事拖拖拉拉有什么辦法應對)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的講解如何培養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經常聽到身邊的寶媽抱怨,說自家孩子做事太磨蹭,明知是非做不可的事情,也要等到最后一刻才肯去做。例如,今天早上瑩瑩媽就對我說,自從返校上學后,瑩瑩變得越來越拖拉了,每次上學,都要瑩瑩媽三番四次地催她,她才慢吞吞地出門。
開始的時候,瑩瑩媽以為是留給瑩瑩出門前的準備時間太少了,于是,讓瑩瑩提早十分鐘起床,以為這樣做,瑩瑩就可以準時出門。
沒想到,瑩瑩卻像有很多事情做不完似的,給她多少時間,她都要媽媽催好幾次才能出門。瑩瑩的這種行為令瑩瑩媽感到很苦惱,不知道怎樣做,才能讓瑩瑩改掉磨蹭的壞習慣?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的原因和糾正方法
做事拖拉、磨蹭是很多孩子身上都有的壞習慣,只是嚴重的程度不一樣而已。因此,我建議瑩瑩媽媽不要著急,先好好地觀察瑩瑩,找出她磨蹭的原因,再根據原因去糾正。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并不是故意磨蹭的,而是與孩子的身心發展有關,一般情況下,孩子出現磨蹭的的行為,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孩子缺乏時間意識
一般年紀比較小的孩子做事拖拉、磨蹭,是因為他缺乏時間意識,沒有時間緊迫感,他不會覺得自己做事慢有什么不對,更想不到不抓緊時間去做,會帶來什么后果。
孩子做事拖拉有很多原因
卡卡媽建議:遇到這種情況,父母只有想辦法幫孩子建立時間觀念,他的行為才能得到解決。
例如父母可以利用具體的事物,來提高孩子的時間意識:媽媽給孩子買一個鬧鐘,教他認識時針和分針,然后,有意識地在規定的時間內,給孩子安排兩件他平時喜歡做的事情。
比如媽媽可以告訴孩子,現在先玩十分鐘積木,然后帶他出門去公園,并提醒孩子留意鬧鐘上的時間。十分鐘后,媽媽準時帶孩子出門。這樣孩子會因為對具體的時間有了知覺,慢慢地便會產生時間意識了。
父母要培養孩子的時間意識
二、孩子的自理能力差
有的孩子做事磨蹭,是因為他的動作協調性差、自理能力差造成的。例如,很多孩子出門前,換衣服要花十分鐘、穿鞋子要花十分鐘,梳頭發又要十分鐘……其實,并不是孩子想磨蹭,而是他的能力實在有限。
卡卡媽建議:父母對孩子的要求不要太高,也不要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而是應該多給孩子一些耐心,讓孩子慢慢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孩子磨蹭未必是故意的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會因為孩子的動作太慢,而拒絕孩子自己動手。例如,媽媽為了避免遲到,于是幫孩子收拾書包、穿衣服、鞋子等等。這種做法,對孩子來說是沒有好處的。
試想,如果父母把本該讓孩子做的事情,都自己做完了,孩子連動手的機會都沒有,他的自理能力,又怎么可能得到提高呢?
父母的正確做法,是多給孩子一些時間和耐心,例如提前做好出門的準備,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收拾和整理。俗話說:“熟能生巧”,孩子做事情的次數多了,那么,他的自理能力和手腳協調能力都會提高,他拖拉、磨蹭的壞習慣,自然也會得到改善的。
孩子的自理能力差
三、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有一部分孩子磨蹭,是因為他做事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喜歡三心兩意造成的。例如,孩子喜歡一邊看吃飯一邊看電視,那么,他吃飯需要的時間,肯定會比別人多;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不是玩筆盒就是玩刨筆刀,那么,他做作業的效率也會很低。
卡卡媽建議:孩子做事三心兩意的這種情況,父母一定要想辦法糾正,讓他專心地做完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情。例如,父母可以定好規矩,吃飯前要先把電視機關掉;孩子做作業時,桌面上除了必須的文具外,不要再放會令孩子分心的東西。
除此以外,父母還可以抽時間陪孩子做一些提高注意力的小游戲,例如,媽媽給孩子講一個小故事,讓孩子聽完后,復述一遍給媽媽聽;這種小游戲,對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記憶力都有幫助。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四、孩子故意磨蹭
有的孩子,他不是做什么事都磨蹭。例如要做他喜歡的事情時,例如去玩、去踢足球等等,他會非常積極;但是,一旦要去做他沒興趣的事情,例如去上學、去上輔導班等,他就會磨磨蹭蹭的,故意拖延時間。
建議:對于孩子故意拖延時間的行為,父母雖然要糾正,但是,卻不能粗暴地責罵孩子。我們大人在遇到不想做的事情時,也會退縮,也不愿去做,更何況是未成年的孩子?
當然,父母不能聽之任之,最好的辦法,是培養孩子對事情產生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孩子產生了興趣,那么,孩子自然便會積極很多了。
當然,培養孩子的興趣也不是短時間能做到的,所以,父母有必要讓孩子知道,有些事情,即使自己不喜歡,但是也是去做的。
例如,孩子不想做作業,那么父母可以把不做作業后果告訴孩子,并想辦法讓他明白,作業遲早都要完成的,與其拖拖拉拉到最后才去做,不如快點做好,然后安心地去做其它事。
有的孩子會故意拖延時間
另外,有的孩子做事磨蹭,與他的性格有很大關系。如果孩子天生就是個慢性子,那么,父母就要學會接納孩子,多給他一些耐心和時間,而不是想著改變孩子。
當然,父母平時也要做孩子的好榜樣,如果平時有拖拉、磨蹭的行為,也要注意改掉。
各位朋友,你們覺得卡卡媽的說法有道理嗎?歡迎在評論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