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兒童語言與言語早期干預(自閉癥女兒終于說話了)
前陣子,鑫鑫媽媽含淚向編編分享了一件喜事:鑫鑫終于叫爸爸媽媽了,現在也能說一些簡單的語句。編編聽完也激動哭了,真想馬上給鑫鑫頒發個“最大進步獎”祝賀。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鑫鑫今年四歲,患有自閉癥,且伴有語言發育遲緩。在鑫鑫兩歲時,鑫鑫媽察覺到鑫鑫的異常,于是,就立即帶鑫鑫去看醫生。經一系列的評估,鑫鑫被診斷為自閉癥并伴有語言發育遲緩。
這個結果對鑫鑫媽的打擊很大,盡管如此,鑫鑫媽也沒有灰心,她辭去了工作,全心投入到鑫鑫的康復訓練中。功夫不負有心人,2年的機構康復訓練和家庭訓練,鑫鑫終于開口說話了。
我們都知道,語言是溝通的橋梁,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不少星孩也像鑫鑫一樣,患了自閉癥,又同時伴有語言發育遲緩,這讓很多家長操碎了心。那這樣的情況,有辦法恢復嗎?
自閉癥孩子伴有語言發育遲緩,有辦法恢復嗎?
許多家長覺得自閉癥的康復干預已經是一件很難的事,又伴有語言發育遲緩,這還有治愈的可能嗎?其實,家長不要聽到“發育遲緩”就恐慌,這只是孩子這方面能力發育較晚,只要我們正確干預孩子的語言發育,仍然可以恢復正常。
因此,一旦發現孩子語言發育遲緩,家長就要盡早去干預。正常情況下,7-8個月的嬰兒就會模仿聲音;1-2歲的孩子就會叫爸爸媽媽,并能聽懂一些簡單的指令;2-3歲的孩子就會開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倘若孩子延遲至少6個月才有這些表現,可能提示孩子有語言發育遲緩的問題。
當發現孩子有語言問題時,家長一定要帶孩子去做一個詳細的全面評估,確認孩子是不是語言發育遲緩,如果是,就要找出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及程度,再帶孩子去專業的康復中心干預訓練。
除了去專業的康復機構做干預訓練,家長們在家也別忘了幫孩子干預,只有機構訓練與家庭訓練相結合,才能看到孩子更多的進步。下面編編分享幾個小妙招,希望可以幫助孩子改善語言能力弱的問題。
1、與孩子多說話
親子溝通是最有利于提升孩子語言能力的方法。因此,與孩子說話時要注意:
- 盡量發音清晰
- 語句短,可以適當多次重復
- 最好帶著感情,比如:“媽媽超喜歡你的”、“你是最棒的”…..
- 適當多做夸張的表情
2、多花時間陪孩子
- 堅持朗讀
堅持為孩子朗讀,例如,可以多給孩子讀繪本。讀的時候可以“裝傻”,反問孩子一些問題,如:把簡單的“小貓要去洗澡”換成“小貓要去干什么?”從而激發孩子說出更多的詞語。
- 做游戲
親子語言游戲可以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提升語言能力。諸如,可以準備個回音或傳聲話筒,說一些簡單的句子,讓孩子模仿。
3、帶孩子戶外運動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帶孩子做一些戶外活動,并且盡可能的給孩子介紹不同的事物,可以是各種動物、植物、房子、交通工具…..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孩子對外界事物的認知,還能增加孩子的詞匯量。
4、孩子主動說話,給予回應
如果孩子有主動開口說話時,星爸星媽們要蹲下來和寶寶平視,專心傾聽,并給予回應,夸獎孩子。
即使孩子發音不準確,也不要指責孩子,因為那樣容易挫敗孩子的自信心。只有多鼓勵、夸贊,才能讓孩子學會用語言交流。
5、多與同齡小朋友接觸
適當地打開孩子的交際圈,讓孩子多跟同齡的小朋友接觸,慢慢地鍛煉孩子的語言能力與溝通能力。
例如,可以帶孩子去認識親戚朋友家的小孩子,這樣不僅能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還可以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