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怎樣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心得體會)
溝通是一個很大的話題,很多時候聽父母說我和孩子溝通了呀,他就是不聽,我說啥都不聽,還怎么溝通?我不是不溝通,而是他拒絕和我溝通,這個是孩子大了以后,很多家長在問關于溝通的時候的一些問題。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這個時候我一般都會問,你是怎么和孩子溝通的呢?然后家長會告訴我說他怎么和孩子說的,然后我問孩子聽進去了嗎?他們說沒有。然后再問,你的溝通有效果嗎?沒有!有意義嗎?沒有!那這個是溝通嗎?不是!
很多人對于和孩子的溝通的理解就是我認為這個事情應該這樣做,那樣做,然后和孩子溝通說你要這樣做,你要那樣做,或者說你不能這樣,這樣不行,你要怎樣怎樣。仔細想想,這樣是溝通嗎?其實不是的。
什么是溝通我們要清楚,是為了交換彼此的信息的,看對方有沒有接收到我們想表達的,簡單的例子我們家長和同事溝通一個事情,我們是傳遞我們的信息給對方,對方并且接收到了,而且是正確的接收到了。
因此要想做到和孩子的有效溝通,看似很簡單,卻需要我們一直不斷去練習:
1、關系平等
很多時候家長做不到,認為我是家長,孩子就應該聽我的,然后居高臨下和孩子說話,這不是溝通,這是命令。孩子只能聽從,不能反抗,所以這樣的溝通是無效的,孩子聽到的不是你溝通的話語,而是命令的話語。這樣就會導致后續無法溝通,你一說話孩子就不想聽了。
2、不帶情緒
帶著情緒溝通會讓孩子很不舒服,不知道該怎么樣,因為我們帶著情緒,就無法控制自己說話的語氣,說話的方式,可能會讓人非常不舒服,而且你有情緒,孩子根本無法和你交流,只要稍微不同意你說的,你可能會更加大發雷霆,這樣持續下去,孩子就直接看到你這樣直接無視你了。
3、不帶評價和指責
這幾個都是相輔相成的,溝通的前提是信息的交換,所以如果我們溝通的內容都是在評價他,或者指責他,那潛臺詞就是他是錯誤的,我們是在說教他,他沒有理由反抗,只能聽,那對于孩子來說,他接受不了一直指責,我們都知道如果面對指責,我們可能采取的就是反抗或者逃跑了!
4、不預設目的
很多時候家長溝通前就已經有目的了,就是讓孩子接受我說的,按照我說的做。這樣預設目的溝通毫無意義,因為孩子聽到最后,發現你是為了讓他接受你的觀點與想法,或者你聊其他的話題他感興趣的話題,你最后也是回到某一點上面,會讓孩子后續不會和你交流了,因為他知道你的目的是什么。
以上這些只是溝通的基礎,如果能做到和孩子溝通的時候這幾點,那就會順暢很多,我們也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孩子的內心世界,有助于我們和孩子成為好朋友,更好地幫助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