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戀”又叫“青春期戀愛”。一般發生在18歲之前,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由于年齡的限制,思想的缺乏,沒有成熟的獨立的思考能力,往往跟著“感覺”走。如果異性有突出的表現或特長,往往會使自己產生對異性的特殊“感覺”,如果沒有正確的把控“感覺”就會走進情感誤區,形成“早戀”。青少年的“愛”可能隨時會被她(他)點燃
有位作家說過,早戀是一朵帶刺的玫瑰,我們常常被它的芬芳所吸引,然而,一旦情不自禁地觸摸,又常常被無情地刺傷。
相信很多父母遇到同樣的問題都會頭皮發麻。甚至對孩子拳打腳踢,到最后惹惱了孩子,氣哭了自己,仍然不能解決問題。
父母如何幫助青少年處理“早戀”的問題?
?允許孩子和異性之間有來往
青少年對異性的依戀,并不像一部分老師或家長認為的那樣,是一件丟臉的事,這與一個人的品質也沒有任何關系。相反,每一個步入青春期的男孩或女孩,隨著生理的逐漸成熟,開始關注異性同學,希望和異性交往,這是正常的心理反應。作為家長的你,得允許孩子存在這種情感。給孩子正確的引導
?認識“早戀”的危害
最直接的危害是干擾自己的學習,由于對自行的過分關注異性,滿腦子只想著對方使自己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久而久之成績就會一落千丈
有人說:事業的引力,愛情的驅動力,歧視與壓迫的反作用力,是人生的三大動力。因此正確地處理“早戀”可能會產生動力。
父母應該尊重孩子對異性的“傾慕”,同時,把這種“愛”放在自己的心里,不要告訴她(他),要一心一意地學習,將來的自己足夠優秀,有能力,“愛神”會不請自來
?注重心理健康
不要讓孩子看一些不利于自己身心發展的視頻或圖片,讓孩子多看一些勵志故事和人物傳記,培養自己強大的意志力,和長遠的目光。同時不要認為被關注的人有什么風吹草動都和自己有關,不要“自作多情”不要異性對自己好一點就認為對方喜歡自己,不要到處表達自己對他人的喜歡,不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忘乎所以的無法自拔。愛是內斂,是責任。
?多參加集體活動
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可以獲得同學們的幫助和友誼。同時,可以避免和異性單獨來往。這樣做,能分散孩子喜歡異性的注意力,減輕孩子的煩惱,還可以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對于家長來說,學會用積極、鼓勵代替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