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媽之后,你是不是經常也會有這樣的困惑:教育孩子,到底應該怎么做?
這些情況很多媽媽一定也經歷過:
有的時候,為了讓孩子懂得規矩和道理,忍不住對他大發雷霆;有的時候,又總覺得孩子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一再滿足他的要求。
BBC 知名主持人 Cherry 也是這樣。作為新手媽媽,她一邊對女兒抱有很多美好期望,一邊因為各種育兒問題經常焦頭爛額。
尤其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后, Cherry 更是經歷了帶娃的至暗時刻:
不管說多少遍 NO ,孩子還是我行我素,啪啪啪往媽媽臉上招呼是常事。
每天吃飯就像打仗,精心制作的營養餐,被娃哭鬧著推搡得滿桌都是,最后只能通過邊吃零食邊看動畫來安撫。
面對越來越難帶的娃,Cherry 累得不想思考,只有順著孩子,才能獲得片刻安寧。
可這么慣孩子,她心里又很不安,自己是不是太不負責了?
這么小的孩子,到底要怎么教?說道理、打罵、還是千依百順?
到底哪種方式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呢?不管當媽多少年,這些困惑都一樣的。
那么,該從哪里找答案呢?
Cherry 決定去別人家取取經,她把自己的觀察和心得記錄了下來,成為了這樣一部紀錄片:《天下有所謂“正確的養育風格”嗎?Cherry 的養育困境》。
2
Cherry 走訪的幾個家庭,教養風格都很有特點。
有在家上學崇尚自由養育的,也有整天擔心槍擊搶劫,過度保護的。
最讓老母親們覺得扎心的,還是這兩種——
一種父母,像孩子的司令官。
除了各方面都嚴格要求、令行禁止,檢驗標準也只有一個:娃夠不夠聽話。
Dave 和 Vicky 對這點深表認同,并且對倆兒子的教育也高度執行,孩子只要有任何行為稍有越界,就會立刻遭到批評和懲罰。
比如,小兒子沒有經過允許就試圖打開冰箱自己拿零食,媽媽就會過去打手:
兄弟兩個晚上不肯好好睡覺,就要去漆黑的屋外罰站冷靜。
不能在沙發吃任何食物、進門必須脫鞋、要對父母有禮貌……
家里的任何事情都有必須要遵守的規矩,兄弟倆只要沒有按照規矩來做事,就要接受爸爸媽媽的打手打屁股。
爸爸 Dave 認為,教育孩子一定要說到做到,破壞規矩就應該接受相應的懲罰行動,不然孩子覺得父母只是隨口說說就不會改正。
是不是好像還挺有道理的?畢竟咱們也經常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可看著這對父母對孩子舉起巴掌,為什么又總感覺哪里不對?
作為采訪者 Cherry 對此是這么看的:教孩子遵守規矩是很重要,但頻繁懲罰不是個好主意。
懲罰只能夠孩子因為疼痛懼怕,并不能真正讓孩子明白為什么。Cherry 甚至發現,有些時候兄弟倆似乎已經習慣了這種懲罰,絲毫不在乎再次犯錯。
但,這可能只是糟糕的開始。
被懲罰破壞的親子關系,怎么修復?孩子再長大一點,體力不再是父母優勢的時候,怎么辦?過度控制將來引發更嚴重的叛逆心理,又該怎么辦?
作為觀眾卻又同為父母的我們,很為 Dave 和 Vicky 擔心。
管的太嚴不好,那對孩子千依百順就好嗎?
Shantel 也很困惑。
作為一個有三個孩子的單親媽媽,Shantel 真的很不容易。
Shantel 平時要打三份工。每天一睜開眼,就要面對孩子們制造的雞飛狗跳。
她想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對他們提出的一切要求也都盡量滿足。
可就是因為這樣, Shantel 和孩子之間的親密關系,也只剩通過買禮物來維持。
可即便她已經非常努力的賺錢、滿屋子都是玩具,孩子們還是會經常為搶玩具爭吵。
Shantel 的解決方法是:帶他們去逛商場,買新玩具。
可是,這并沒有讓情況好轉,孩子們開始在商場奔跑吵鬧、亂成一團。
Shantel 一邊嘴上說著“再亂跑不帶你們買玩具了”,但一轉身又去了玩具店買買買。
逛了 3 小時,花 130 多英鎊之后,買了一堆玩具的孩子們看起來還是不開心。
無條件奉獻,并沒有換來孩子的快樂。
3
Dave 夫妻和單親媽媽 Shantel ,很像某些育兒時刻的我們。
有時候,為了教孩子遵守規矩我們會大發雷霆;可有時候,又好像總會忍不住對孩子的無理要求一再讓步。
堅持和退讓之間,我們的內心經歷著這樣的掙扎:
“怎樣的育兒方式,才是最好的?”
“我要怎么做,才是一個好媽媽?”
這些家庭不同的真實育兒生活里,似乎并沒有讓 Cherry 找到標準答案。
但身為旁觀者的 Cherry 的一些思考和做法,卻讓我們從中得到了一些啟發——
她從 Dave 家的教育里,看到了打罵懲罰的糟糕,明白了給孩子立規矩最重要的是愛和堅定;也從 Shantel 身上反思到了,一味滿足和退讓并不能真的換來孩子的愛。
再次面對不好好吃飯的女兒,她就下定決心不給零食。女兒不吃也不強求,只是平靜地陪著她。
終于,女兒在絕食 11 個小時后,有生以來第一次主動拿勺吃飯了。
這個小小的轉變,對 Cherry 來說卻意味著重要的勝利。
難怪,她會高興的要哭出來。
作為一個新手媽媽, Cherry 終于慢慢摸索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教養之道。
她發現在陪伴孩子成長的同時,也需要不停地自我成長。
沒有誰是天生的好父母,也沒有哪種教養方式是完美的。
養育孩子總是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從來沒有可以直接照搬的標準答案。
但在麻煩不斷的育兒過程中,唯一不變的是我們對孩子篤定的愛。
所以,怎樣才能算是一個好媽媽?
答案其實很簡單:和孩子一起自我成長的,就是好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