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是教育真正的開始(教育的本質是一種溝通活動)
一個小女孩在讀小學時,有一次數學老師給他的爸爸打電話,請他送到學校。爸爸心懷忐忑的進入辦公室,老師翻著作業本,語氣嚴厲的說:“你女兒有道數學題已經連續錯了四遍,在督促孩子學習方面,咱們家長得多用點心啊。”這位爸爸頓時被羞的滿臉通紅,連忙點頭稱是。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回家后,爸爸心情很不爽,可是當女兒不安向他詢問老師說了什么時,他卻語氣輕松的說:“老師說你最近作業比以前寫的工整了,看得出來態度很認真,只是希望你以后審題更加仔細,多加驗算,這樣成績必然有所提高。”聽了爸爸的回答,女兒驚訝地追問:“老師只說了這些?”爸爸笑著回答:“對,就說了這些。”
多年后這位爸爸在一次采訪中,談及自己當時為何沒有批評女兒,反而對他加以鼓勵,爸爸說:“”我被請到學校,心情當然很糟糕,可是如果因此就對女兒一通訓斥,這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影響孩子的心情,他甚至可能從此厭學習數學。而且,情緒問題是父母的事,不該轉嫁到孩子,他們需要改進的是學習方式,不是一頓罵就能解決的,父母多家鼓勵引導,才會真正有效。”此后,小女孩每天都會自己檢查作業,學習態度有了很大改變。
這位爸爸還說:“我接觸過許多家長,他們只關注孩子的成績,稍有起伏就大發雷霆,最終搞得親子關系緊張,這實在是得不償失。其實幫助孩子提升成績是老師的責任,家長更應該關注如何與孩子保持心靈相通,別為一次考試,一道習題就破壞了親子關系,因為只有當孩子愿意與父母溝通時,教育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真正懂孩子的父母
以上摘自讀者報:主人公為心理學家賀嶺峰,和女兒賀卓爾。
我覺得賀老師說的非常好,我深有感觸,我大兒子小時候,生性好動,成績很差,愛在課堂做一些“小動作。”再加上當時是2012年吧,當時老師給學生補課成風氣,班上大多數學生都在老師家補課。當然,這班上補課的只有班主任一人,其他班大家也都懂的,一心只想補課掙錢。導致班上在老師家補課的學生,和不在老師家補課的學生之間的很多矛盾。這些還不算,那些老師經常給家長打電話,說孩子在學校怎樣怎樣的調皮,怎樣的搗亂別的學生也不能好好上課,添油加醋。我們這些沒有文化,也第一次當父母的家長,和孩子之間產生了很大的矛盾。這還是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的現象,等孩子上到三年級,再也不愿意在這種環境中在再讀書了,學習成績大家可想而知。后來孩子轉學到了塔溝武術學校,這是我一生的痛,一個壞的老師真的有時候可以“誤人一生”!!!我愛人的大姑,他的孫子在老師家寫作業,補了小學六年的課,成績“雷打不動”的倒數第一名,有一天放學,老師跟老人家說:“你們家的孩子補課錢,我是真不想掙……!”把老人家氣的胸口疼了好幾天。我說的是真人真事,說謊的大家可以隨便XX我。
做父母真的是一個重新學習的過程!
不懂孩子的父母,孩子就像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