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交流孩子情況為主的溝通策略(有效支持幼兒語言交流的途徑及策略)
很多孩子受孤獨癥影響,在溝通能力方面都相對較弱,所以在孩子干預的過程中,家長也會較為重視孩子溝通能力的提升。本次,我們將與大家分享幾個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孩子雙向溝通能力的活動,大家可以根據(jù)情況酌情參考。
親子關(guān)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guān)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quán)利與責任等,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我們在生活中促進孩子雙向溝通的方法有不少,而在眾多方法之中,嬉戲式干擾這一方法/方式實施起來會相對簡單,孩子也比較容易接受的方法。我們可以通過制造一些障礙,促使孩子做出制止我們的反應(yīng)或動作。
例如,孩子喜歡在房間內(nèi)漫無目的地走動,對此家長們可以在孩子走動時跟隨孩子走動,然后用手臂在不接觸到孩子的前提下“框住”孩子,這時孩子想要解決家長為他/她制造的障礙,就需要舉起大人的手、說出“拿開”或是用肢體動作表達這個意思,當孩子有相應(yīng)的反應(yīng)后,家長就可以配合孩子的意愿,不再用手臂困著孩子。
其實,能夠促進孩子雙向溝通的活動有很多,像簡單的尋寶、有節(jié)奏地協(xié)調(diào)活動、捉迷藏等等。以簡單的尋寶活動為例,在初期家長可以將孩子喜歡的小零食或是玩具藏在自己的手掌中,然后引導孩子打開自己的手掌,當孩子打開家長的手后就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小零食或玩具。
之后,家長們還可以同時合上兩只手,讓孩子尋找自己哪個手里有小零食或玩具,當孩子找到后,在進入到下一回合,家長將手藏到背后,這時孩子就需要先到家長的背后找到家長的手,然后再找哪個手中有小零食或玩具。
接著,家長還可以將孩子喜歡的小零食或玩具藏到房間的某一個地方,讓孩子尋找,過程中家長們可以給予孩子一定的提示,促使孩子能夠順利地找到小零食或玩具。
另外,在生活中,我們還可以從孩子的需求入手,與孩子進行互動,以此來提升孩子的溝通能力。例如,在孩子想吃餅干時,我們可以提示孩子說出“餅干”,當孩子說出后立即將餅干給到孩子,之后隨著孩子的能力提升,我們還可以用提問的方式增加難度,如問孩子“餅干還是牛奶”讓孩子進行選擇。
最后,要與家長們強調(diào)的是,在生活中采用嬉戲式干擾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情緒,不要激怒孩子,在鼓勵孩子做出反應(yīng)的同時,也要根據(jù)孩子當下的能力情況給予一定的提示,讓活動或互動順利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