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防止兒童被拐(如何防止兒童被拐)
想必很多家長都看過尋子電影《親愛的》,其中張譯扮演的角色讓無數人為之落淚,而這個讓人動容的角色原型就是孫海洋。他被拐的兒子叫作孫卓,2007年10月9日,在深圳的自家開的包子鋪的附近被拐賣,當時年僅4歲。
時隔14年,孫海洋終于在2021年12月6日舉行的認親儀式上見到了孫卓,這場感動人心的團聚,有一個人不應該被忘記,那就是符建濤。
當年,他和孫海洋先后被同一個人販子吳某龍拐賣,他在被拐時雖然只有四歲,但卻能清晰回憶起被拐時的細節。是他主動尋找親生父母,并舉報了吳某龍和拐賣孫卓的嫌犯高度相似,協助了警方快速偵破孫海洋的案件。
感動于親人團聚的幸福之余,相信各位家長一定也開始擔心,如何防止自己的孩子被拐?家長可以注意以下一些事項。
一、首先要了解人販子會更喜歡拐賣哪種孩子,主要有3種。
1.沒有胎記的孩子
一方面是買家喜歡沒有胎記的孩子,另一方面是沒有胎記的孩子被拐賣后不容易被找到。
2.落單的孩子
對于人販子來說,落單的孩子下手的機會更多,成功率也更高。
3.老人照顧的孩子
孩子天性活潑,老人因為年齡的關系可能會跟不上孩子奔跑的步伐,就會給人販子更多的可乘之機。
家長們一方面應該提高對孩子的保護意識,另一方面也應該教育孩子多一些自我保護意識。
二、家長要提高保護意識。
1.謹防幾個陌生人同時接近。
人販子可能會組團同時接近目標孩子,通過和家長套近乎,讓家長降低警惕性后,趁機拐走孩子。
2.外出時不能讓孩子遠離自己的視線。
在家附近的場所如公園玩耍時,由于是家長熟悉的環境,所以會放心地讓孩子自由玩耍,自己卻玩起了手機或者和其他家長攀談。這時候人販子就會趁機拐走孩子。等到發現孩子不見了,就為時已晚了。
3.如果發現孩子不見了,要立刻報警。
在立即報警的同時,要通知至少10人以上的親友,大家分散開來找,爭取在黃金半小時內找到被拐的孩子。并利用各種媒體:微博、朋友圈、廣播站等渠道向社會發出求助。
4.利用好專門的網站。
“寶貝回家”網是一個尋找被拐賣兒童、失蹤兒童的網站,數以千計的家庭利用這個網站找到了自己走失的孩子。
三、教育孩子增加自我保護意識。
1.告訴孩子什么才是“陌生人”。
孩子小的時候,一般沒有“陌生人”的意識。但當孩子4歲后,家長就應該給孩子介紹什么是“陌生人”。告訴孩子陌生人就是自己不認識的人,當“陌生人”提出要帶自己去別的地方時,要保持警惕,需要得到家人的確認才可以?!澳吧恕边f來的食物和玩具不能拿,也要得到親人的同意才可以。但是也不用讓孩子對陌生人感到恐懼,讓孩子知道這個概念即可。
2.告訴孩子誰是可以求助的人。
當孩子需要幫助時,可以向一些陌生人求助,比如:警察、交警、醫生等。這些人往往穿著制服,還有專門的名牌。家長在日常中就可以教孩子辨認。
3.訓練孩子記住家庭住址和聯系方式。
在孩子能夠說話時,應訓練其記住父母的名字、電話以及所在的城市和小區名稱、家庭住址等。
4.不要和孩子說恐嚇性的語言。
例如當孩子哭鬧或者不聽話時,不要說“讓警察來把你抓走”或者“把你丟掉”之類的恐嚇性的話語,這會讓孩子需要幫助時不敢向警察求助,以及懷疑自己是被爸爸媽媽遺棄的而不敢去尋求幫助,從而錯失被解救的機會。
5.應該經常和孩子進行場景化模擬教育。
平時可以和做游戲一樣,模擬和壞人接觸的場景,給孩子打好預防針,教會他們如何預防被人販子拐跑。尤其是在3~4歲的關鍵期,一定要注意這個方面的教育。
了解了以上的注意事項,相信大家的寶貝都可以在自己的親人的關心與愛護下茁壯健康的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