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么被騙?什么招式容易上當?我們該如何對孩子做好“安全教育”?今天,諾媽將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跟各位父母談一談幼兒教育中重要內容——“安全教育”!
騙術一、糖果
受騙群體:托班,3歲左右
受騙人數:半個班級
行騙過程:
我和一位家長扮演“人販子”來到托班,用幾個毛絨玩具作為見面招呼。主動想玩毛絨玩具的孩子不多,大部分孩子處在猶疑觀察中。此時,搭檔家長從口袋里面掏出一把糖果問:“你們誰想吃糖啊?”呼啦一下圍上來一群孩子,糖果不夠分,于是在“我們去買糖吃”的招呼聲中,七八個孩子跟隨出了門,其中有兩個孩子出門后覺得不對勁兒,又折回了教室。
點評:“糖衣炮彈”的殺傷力不容小覷。孩子都愛吃糖,又多被限制著吃,看到有人爽快給糖,因此忘記了 “不能吃陌生人的東西”的警告。針對低齡的孩子,家長一定要多提醒孩子:堅決不吃別人給的糖果、零食、以及一切好吃的東西!想吃什么,回家跟媽媽講!
騙術二、貼紙
受騙群體:托班,3歲左右
受騙人數:半個班級
行騙過程:
接上一個案例。隨著小部分孩子出門買糖去,我開始分發貼紙。沒要糖的孩子開始排隊要貼紙,其中有三四個孩子特別喜歡,一口氣要了三四張。剩下大概有五六個孩子保持警覺并未上前。
眼看貼紙越分越少,在一次次鼓動下,孩子終于怯怯走上來,得到了最后的幾張。
“你們還想要嗎?我有好多更漂亮的呢!” 招呼聲中,剩下的孩子幾乎都跟著我出門,只剩2個孩子仍舊坐在教室。
點評:二次行騙,一點點瓦解孩子的心理防線。騙子會找同伙參與演戲,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任何陌生人的東西都不能要,哪怕其他小朋友拿了,自己也不能要!更不能跟著去!
(這期間,有一個小女孩讓我印象深刻,無論我從一開始拿出毛絨玩具,還是糖果,或是貼紙,她始終告訴我:“這個東西,我們家有,我不要!”孩子能夠如此堅定地拒絕誘惑,與家長對孩子深入的安全教育密不可分。)
騙術三、打游戲
受騙群體:大班,6歲左右
受騙人數:1個
行騙過程:
大班的孩子對陌生人的到訪比較警覺,一開始都是漠視不做理睬,甚至直接指出來:“你是壞人,你是騙子!”家長開始個別公關,選擇的是手機等電子產品和游戲。期間,一個小男孩暢快玩了兩局,然后在“我們去XX廣場打電動游戲”的建議后,被成功“勾搭”,一個人愉快出門。
在樓下,孩子遇見自己的媽媽,并沒有告訴媽媽他去干什么。相反,當“人販子”問他“如果門衛不讓出門怎么辦?”抱著對游戲的無比熱衷,孩子直接告訴對方自己的名字,以便順利通過門衛查崗。
點評:電子產品成為孩子的鐘愛,由于在家被過于禁止玩游戲,孩子內心不滿足,于是抓住機會,忘記了危險。孩子的媽媽在早上,就這個問題考驗過孩子,孩子堅定回答“NO”,最終還是成功被騙。大班的孩子一般對陌生人給的食物會明顯拒絕,但是對新興的電子產品不設防,家長要多方考慮孩子需求,告訴孩子一定不能跟陌生人去玩自己最喜歡玩的!
騙術四、見義勇為
受騙群體:大班,6歲左右
受騙人數:4個
行騙過程:
接上一個案例。見一位同學成功被騙出門,另一位“人販子”家長開始公關。先與孩子套近乎,聊孩子喜歡的游戲、玩具,問孩子一些生活常見事。聊了許久,突然向孩子質疑:“你們班XX不見了?我們趕緊去救他吧!”于是,被騙的孩子同一桌的幾個好友,見義勇為,開始行動起來,包括我自己的兒子。
出教室門前,孩子猶豫過的:會不會是假的?但是架不住這位家長的示弱:“我不認識那個地方,你們帶我下樓梯就行!”四個孩子出門引路,下了樓梯,“人販子”給孩子們一人分了一顆糖,再提出要求讓孩子她去外面找找,孩子們欣然同意。
點評:在這個案例中,家長不僅要教給孩子自己的人生安全要注意,更要教給孩子:如果好朋友遇到危險,一定要學會大聲求助身邊人,而不是不自量力前行。
騙術五、熟悉的陌生人
受騙群體:大班,6歲左右
受騙人數:全班
行騙過程:
這個班的孩子正在上籃球課,在課程結束前,我與另外一位家長已經在一旁靜候多時。期間,體育老師與孩子們玩了一個互動小游戲“吹泡泡”,于是課一結束,我們見機行事,趕緊催促孩子們進穿好外套,去樓下玩“泡泡機”。
順理成章的過渡,全班的孩子沒有異議,主動配合,排隊下樓。路上,關于怎么玩泡泡機,怎么比賽吹泡泡,與孩子們聊得熱乎,一個個充滿期待。到了樓下,我們改口“先一起去買泡泡機再比賽吹泡泡”,有了前面的親近感,全班孩子再次沒有異議。直到班主任老師趕過來問:“你們認識這兩個阿姨嗎?為什么不等我來接你們就全部走了?”
孩子這才恍然大悟,其中有一個小男孩小聲說:“我剛才跟大家說過,她們是假的,沒人信。”即便有疑問,也在孩子心里一閃而過,跟著來了。
點評:騙子往往會提前觀察形勢,選擇恰當的時機進入,以熟人的姿態,引誘孩子。讓孩子又有從眾心理,即便心中有小疑惑,但在大隊伍的引領下,也便順從了。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無論什么情況,一定不能跟著陌生人走!
騙術六、玩具
受騙群體:中班,5歲左右
受騙人數:全班
行騙過程:
這位“人販子”爸爸是帶著裝備來的,遙控汽車和遙控飛機。先在教室里給孩子演示了一番,讓孩子產生濃厚的興趣。緊接著,“人販子”提出:“換個地方更好玩”,因為好奇,全班孩子跟著家長爭先恐后出了門。
點評:孩子對玩具沒有抵抗力,騙子會拿好玩的玩具來引誘孩子,一旦讓孩子體驗到了樂趣,又會借口轉移場地進行拐騙。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無論什么情況,千萬不要跟陌生人走!
騙術七、壞人也會穿制服
受騙群體:大班,6歲左右
受騙人數:全班
行騙過程:
這位家長是穿著公交制服來幼兒園的,一番侃侃而談,贏得孩子們的歡迎。順勢利導,家長告訴孩子“單位運來一架真飛機,我們一起去參觀一下?”孩子們新奇不已,跟著出門。期間,有一個孩子遇上同樣當“人販子”的媽媽,媽媽問他“去哪兒?別讓陌生人給騙了?”孩子應了一句:“你才是騙子呢?”讓這位媽媽哭笑不得。
點評:風趣幽默的聊天,會消除孩子的戒備心,而“制服”又為讓孩子增添幾分信任感。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說話,更不要輕易被陌生人的裝扮而迷惑!
騙子的招數層出不窮,孩子的心理防線在一點一點的引誘中被攻破。孩子的人身安全再敲警鐘,父母們一定要加強對孩子做好安全教育:不接受一切陌生人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說話,更不能跟著陌生人走,有困難一定要大聲求救!
這次“防拐”演習,讓我感觸頗深,看著一張張幼稚而天真的臉龐,有些心痛。但慶幸的是,這只是一場演習!希望現實生活中,家長照顧好每一個孩子,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成長!